九江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工程造价调整不是“拍脑袋”的事,更不是施工方和甲方“讨价还价”的借口,而是工程建设中应对变化的必要手段。无论是材料价格突然暴涨、图纸半路改了设计,还是遇到疫情这种不可抗力,都可能让原本谈好的造价“失灵”。今天这篇文章,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:到底哪些情况必须调整造价?调整时又该用什么方法才合理?看完你会发现,掌握这些“规矩”,既能避免项目亏损,也能少扯很多皮。
优路教育推出的一级二级造价工程师课程,精心打造威望资料库,重点、考点、难度一网打尽,课上案例特训,课下全面资料补习,精准押题信息,90%以上经过率。课程模块分类明确:冲刺强化+信息操练+考前点题;更有五位名师齐聚优路只为助您经过考试(王玲、左红军、陈伟科、王双增、齐宝库),为你点对点分析课程重点,快速经过造价工程师的考试。
选择优路,让您的备考一路畅通
14年建工领域培训经验,我们只为您的成功献力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品牌实力 |
|
特色教学 |
|
专属服务 |
|
就业推荐 |
诚信经营
全国200+分校
14年教学经验
|
|
实力师资
专职研发教辅
智能题库练题
|
|
专属班主任
管家式服务
专职教研答疑
|
|
推荐就业
优路人才网
实时工作推荐
|
九江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先搞清楚:哪些情况必须调整工程造价?
咱们做造价的都知道,工程从签合同到完工,少则几个月,多则几年,期间变数太多了。但不是所有变化都能调造价,得符合“条件”。以下6种情况,遇到了就得认真考虑调整——
1. 政策法规变了,税费、标准跟着改
较典型的就是“政策性调整”。比如增值税率,前几年从11%降到9%,去年又有小规模纳税人的优惠政策;还有环保政策收紧,导致某些材料(比如砂石)的生产标准提高,成本跟着涨。这种“国家说了算”的变化,合同里一般都会写“按较新政策执行”,不调都不行。
举个例子:2022年我们团队做的一个市政项目,签合同时增值税率是9%,施工到一半,甲方突然通知“根据较新文件,这个项目适用简易计税,税率3%”。当时施工方差点懵了——按9%签的合同价,现在按3%交税,甲方肯定要扣钱啊?后来翻合同,果然有条款“因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导致税费变化的,造价应相应调整”,较后重新算了税差,才没让施工方白吃亏。
2. 工程量差太多,超过合同约定范围
图纸上写的量和实际干出来的量对不上,这太常见了。但不是差一点就调,得看合同约定的“偏差幅度”。比如合同写“工程量偏差超过±15%时,超过部分可调价”,那差10%就不用调,差20%就得算清楚。
为什么要设这个“15%”?说白了,小偏差可能是施工误差,大偏差就是设计没考虑周全,或者现场条件变了。比如图纸上写“挖土方1000方”,结果实际挖了1500方,多出来的500方如果不调,施工方不得亏死?反过来,如果实际只挖了800方,甲方也不可能按1000方付钱,对吧?
3. 材料价格“坐火箭”,超出约定波动范围
这两年建材价格跟“过山车”似的,钢材、水泥、铜价动不动涨30%、50%。如果合同签的是“固定单价”,但没约定材料调差,施工方可能直接赔到关门。所以,材料价格波动是调整造价较常见的理由之一。
一般合同会约定“材料价格波动超过±5%(或±10%)时可调差”,这里的“波动”得有依据——要么是当地造价站发布的“信息价”,要么是双方确认的“市场价”。比如去年有个项目,合同约定“螺纹钢价格以施工期前3个月信息价为基准,波动超过±8%调差”,结果施工期间螺纹钢从4000元/吨涨到5200元,超了30%,较后按公式算了调差,给施工方补了差价,不然项目真的要停工。
4. 设计变更多到“面目全非”
图纸改来改去,造价肯定跟着变。小到改个窗户尺寸,大到整个结构形式调整,只要设计单位出了“设计变更单”,就得重新算造价。
这里要注意:不是所有变更都能加钱。如果是施工方自己没按图施工导致的变更(比如砌墙砌歪了,不得不改设计),那费用得自己承担;只有“甲方要求变更”或“设计单位优化设计”导致的变更,才能调造价。比如我们之前遇到个住宅项目,原设计是“外墙贴瓷砖”,甲方觉得不好看,改成“干挂石材”,石材比瓷砖贵多了,这部分差价就得加到造价里。
5. 遇到不可抗力,工期和费用都得算
天灾人祸这种“谁也控制不了”的事,就是不可抗力。比如疫情导致工地停工3个月,工人工资、设备租赁费得照付;或者暴雨冲毁了刚建好的路基,重建费用谁出?
按规定,不可抗力导致的费用,“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”:施工方的人员窝工、机械停滞费,自己承担;甲方的工程实体损坏、工期延误,施工方可以索赔工期,但费用一般不赔(除非合同另有约定)。不过2020年疫情那会比较特殊,很多地方出台了“疫情属于不可抗力,停工期间的人工、材料上涨可协商调差”的政策,这种就得按地方规定来。
6. 合同里写清楚的“其他情况”
除了上面5种,合同里还可能约定一些“特殊调整条款”。比如“因甲方原因导致工期延误超过3个月,人工单价按较新信息价调整”“地下发现文物,处理费用由甲方承担”等。这些条款是双方提前商量好的,只要触发了条件,就得按合同办。
我见过较“细”的合同,连“施工期间遇到连续20天高温(超过38),需给工人发放高温补贴,计入造价”都写进去了——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,但有约定总比扯皮强。
二、再学方法:造价调整到底怎么算?5个实操步骤+案例
知道了哪些情况要调,接下来就是“怎么调”。方法不对,算出来的钱甲方不认,等于白忙活。下面5个方法,都是工程中较常用的,每个方法带步骤和例子,照着做就能上手。
方法1:工程量清单调整——先算偏差率,再套新单价
适用场景:工程量偏差超过合同约定幅度(比如±15%)。
步骤:
1. 算“实际工程量”和“清单工程量”的偏差率:偏差率=(实际量-清单量)/清单量×100%;
2. 如果偏差率超过±15%,分两部分算:
偏差在±15%以内的部分,按原合同单价算;
超过±15%的部分,重新组价(或按合同约定的调整系数算)。
例子:某项目清单中“混凝土垫层”工程量100m³,单价300元/m³,合同约定“偏差超过±15%时,超过部分单价下调10%(增加时)或上调10%(减少时)”。实际施工量130m³,偏差率=(130-100)/100=30%(超过15%)。
调整后造价=100×(1+15%)×300 + [130-100×(1+15%)]×300×(1-10%)=115×300 +15×270=34500+4050=38550元(原合同价100×300=30000元,调增8550元)。
方法2:材料价格调整——基准价+波动幅度,公式一算就明白
适用场景:材料价格波动超过约定幅度(比如±5%)。
步骤:
1. 确定“基准价”:一般是投标时的材料价,或合同约定的某段时间的信息价;
2. 确定“施工期材料价”:按施工期间的信息价或双方确认的市场价(注意:得有采购发票、询价记录等证据);
3. 算“波动幅度”:(施工期价-基准价)/基准价×100%,超过±5%就调;
4. 调差公式:材料差价=(施工期价-基准价×(1+5%))×工程量(当施工期价上涨时);或=(基准价×(1-5%)-施工期价)×工程量(当施工期价下跌时)。
例子:合同约定“水泥基准价400元/吨,波动超过±5%调差”,施工期水泥信息价500元/吨,用量100吨。
波动幅度=(500-400)/400=25%(超过5%),调差金额=(500-400×1.05)×100=(500-420)×100=8000元(造价调增8000元)。
方法3:政策性调整——按“新政策”重新算税费、取费
适用场景:税率、规费、定额标准等政策变化。
步骤:
1. 找到政策文件:比如税务局发的“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”,明确调整时间和范围;
2. 确定“调整时点”:一般以“纳税义务发生时间”为准(比如材料采购在政策调整前,按旧税率;调整后采购,按新税率);
3. 重新计算税费:用新税率替换原合同中的旧税率,算出差额。
例子:某项目原合同价1000万元(含税,税率9%),施工中政策调整为税率6%。假设项目已完成500万元(含税),剩余500万元未完成。
已完成部分:按9%税率算,税额=500/1.09×0.09≈41.28万元;
未完成部分:按6%税率算,税额=500/1.06×0.06≈28.30万元;
总税额=41.28+28.30≈69.58万元,原合同总税额=1000/1.09×0.09≈82.57万元,调减税额=82.57-69.58≈12.99万元(造价调减约12.99万元)。
方法4:设计变更调整——“有相同找相同,没相同套定额”
适用场景:设计变更导致新增或减少工作内容。
步骤:
1. 看变更内容是否“有相同项目”:如果合同清单里有一模一样的项目,直接用原单价;
2. 没有相同项目,找“类似项目”:比如原清单有“C30混凝土梁”,变更为“C35混凝土梁”,可以在原单价基础上调整混凝土价差;
3. 既没相同也没类似,就“重新组价”:按当地定额、信息价、取费标准组价,组价后报甲方审核(注意:组价时的人工、材料、机械价格要按变更发生时的市场价算)。
例子:原设计“内墙抹灰用水泥砂浆”(清单单价80元/),变更为“内墙抹灰用混合砂浆”。合同中没有混合砂浆单价,但有水泥砂浆单价,且知道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的材料价差为5元/(混合砂浆更贵),则变更后单价=80+5=85元/。
方法5:索赔与现场签证——“及时签、写清楚、附证据”
适用场景:甲方原因导致的窝工、停工、返工,或合同外新增工作。
关键点:签证单一定要“及时签”(较好在事件发生后7天内),内容写清楚“为什么签、干了什么、花了多少钱”,并附上照片、施工日志、会议纪要等证据。
反面例子:有个项目,甲方让施工方额外挖一条临时排水沟,当时口头说“后面一起算”,施工方没及时办签证。项目结束后找甲方要钱,甲方不认,说“合同里没这项”,较后扯皮了半年,只拿到一半钱——这就是没及时签证的坑!
较后说几句
工程造价调整,核心是“有理有据”。遇到情况别慌,先翻合同,看有没有约定;没有约定就找政策、找定额、找证据。记住:调造价不是“多要钱”,而是让项目成本更真实、更合理。毕竟,工程顺利干完,双方都不吃亏,才是较好的结果。
- 详情请进入九江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38524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九江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九江造价员培训机构哪家专业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