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程项目管理中,造价控制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环节,而预算与结算则是造价控制的"任督二脉"。不少工程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困境:预算做得看似天衣无缝,实际施工中却频频超支;结算时甲乙双方为了工程量和单价争得面红耳赤,原本约定好的条款突然冒出新的解释。随州优路教育将结合10年一线造价管理经验,从预算编制的底层逻辑到结算争议的化解技巧,用较直白的语言拆解造价控制的全流程方法论,帮你避开那些让项目利润"悄悄溜走"的隐形陷阱。
优路教育推出的一级二级造价工程师课程,精心打造资料库,重点、考点、难度一网打尽,课上案例特训,课下全面资料补习,课程模块分类明确:冲刺强化+信息操练+考前点题;更有五位名师齐聚优路只为助您顺利考试(王玲、左红军、陈伟科、王双增、齐宝库),为你点对点分析课程重点,顺利造价工程师的考试。
选择优路,让您的备考一路畅通
14年建工领域培训经验,我们只为您的成功献力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品牌实力 |
|
特色教学 |
|
专属服务 |
|
就业推荐 |
诚信经营
全国200+分校
14年教学经验
|
|
实力师资
专职研发教辅
智能题库练题
|
|
专属班主任
管家式服务
专职教研答疑
|
|
推荐就业
优路人才网
实时工作推荐
|
随州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工程造价预算:从源头堵住成本漏洞
(1)预算编制前的"三查四看"工作法
很多人做预算时习惯拿到图纸就埋头算量,却忽略了前期准备的重要性。我曾经接过一个半路接手的项目,前任造价员直接按图纸算量套价,结果施工时才发现现场地质条件与图纸描述不符,光地基处理就多花了80万。预算编制前必须做好三件事:一是查项目立项文件,明确工程范围和建设标准;二是查现场勘查记录,特别注意地下管线、地质报告等隐蔽信息;三是查同类项目历史数据,找出容易漏项的风险点。
"四看"则是指看图纸深度、看施工组织设计、看合同条款、看市场行情。去年我们做的一个教学楼项目,图纸上只标注了外墙保温材料型号,没写具体施工工艺,预算时按常规薄抹灰考虑,结果施工方案要求做防火隔离带,单这一项就增加造价12万。所以说,预算不是简单的算算术,而是对项目全要素的综合预判。
(2)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实战选择策略
很多新手造价员纠结用清单还是定额计价,其实这两种方法各有适用场景。清单计价更适合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,比如房地产开发项目,其优势在于"量价分离",招标人控制工程量,投标人自主报价,能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作用。我在2022年做的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,经过清单招标引入三家施工单位竞争,较终中标价比拦标价低了15%。
定额计价则适合政府投资项目和工艺相对固定的工程,比如市政道路维修。需要注意的是,定额是平均水平的反映,实际施工效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定额水平。去年我们做的小区改造项目,墙面涂料施工用了新型喷涂设备,实际工效比定额高出30%,如果死守定额反而会造成成本虚高。
(3)预算编制中的"防漏项"三维检查清单
漏项是预算超支的主要元凶,我总结出一套"三维检查法":头等维度按施工工序检查,从土方开挖到竣工验收,确保每个工序都有对应子目;第二维度按专业系统检查,建筑、结构、给排水、电气等专业是否有交叉遗漏;第三维度按时间阶段检查,前期准备、主体施工、竣工收尾等阶段的费用是否齐全。
特别容易遗漏的有:施工降水费用(很多项目只算挖土不算降水)、成品保护费(比如精装修项目的石材保护)、夜间施工增加费(赶工期时容易发生)。记得2021年有个医院项目,预算漏算了医疗设备安装后的调试费,结算时才发现这笔费用高达35万,差点造成项目亏损。
二、工程造价结算:把纸上利润变成真金白银
(1)结算资料的"黄金48小时"整理法则
结算能不能顺利经过,资料准备是关键。我的经验是工程竣工验收后48小时内必须启动结算资料整理,这个时候现场情况还清晰,施工日志、变更签证等文件容易收集。结算资料要遵循"三性原则":真实性(所有数据必须有原始依据)、完整性(从开工到竣工的全套资料)、关联性(各文件之间要能相互印证)。
较容易出问题的是变更签证部分。曾经遇到一个项目,施工单位拿了20份签证单来结算,但其中8份没有建设单位签字,6份签字日期在竣工之后,这些都成了结算争议点。正确的做法是:签证发生时立即办理,必须有建设、监理、施工三方签字盖章,重要签证还要附上影像资料。
(2)工程量核对的"三步谈判技巧"
结算时的工程量核对往往是较耗时的环节。我的谈判技巧分三步:头等步,先核对双方无争议的部分,建立信任基础;第二步,对争议项目分类处理,把争议小的先解决;第三步,对重大争议项目,用"数据说话",拿出施工图纸、变更签证、隐蔽验收记录等原始证据。
上次处理一个厂房项目结算,施工单位报的钢结构工程量比图纸多了12吨,他们坚持说有现场变更。我们调出了钢结构进场验收记录和监理日志,发现实际进场钢材数量与图纸量基本一致,较终施工单位不得不认可我们的核减量。记住,任何时候都不要凭记忆争论,一切以书面证据为准。
(3)结算争议的"非对抗性"化解策略
结算争议是常态,关键是如何化解。去年我们遇到一个市政项目,施工单位认为沥青路面厚度不够是设计问题,建设单位认为是施工质量问题,双方僵持不下。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:先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测定实际厚度,再根据检测结果区分责任,如果是设计缺陷由建设单位承担,如果是施工问题由施工单位负责。较终检测结果显示是设计厚度不足,问题顺利解决。
常见的结算争议点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:工程量计算规则理解差异、材料价格调整依据、施工措施项目认定、不可抗力责任划分。化解这些争议的核心是回到合同约定,如果合同没有明确规定,就参照国家规范和行业惯例。
三、预算与结算的衔接:构建全周期造价控制闭环
预算是结算的基础,结算又能反哺预算编制水平的提升。我们公司建立了"项目造价数据库",把每个项目的预算指标与结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,找出偏差原因。比如经过分析发现,近三年所有项目的装饰装修工程预算偏差率都超过10%,主要原因是材料价格波动大,于是我们调整了预算编制方法,对主要装饰材料采用"暂估价+认价单"模式,有效降低了结算争议。
做好预算与结算衔接的三个关键点:一是在合同签订阶段就要明确结算依据,避免后期扯皮;二是施工过程中做好签证变更管理,为结算留下充分证据;三是建立造价后评价机制,把结算经验转化为预算能力。
工程造价管理就像在钢丝上跳舞,既要精准计算每一个数字,又要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。预算时多一份细致,结算时就少一份麻烦;施工中多一份记录,回款时就多一份保障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在造价控制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,让每一个项目都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。
- 详情请进入随州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5623668780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39228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随州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随州工程造价考证考什么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