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学天教育为大家详述,如果你正纠结要不要选工程造价专业,或者已经在读却对着课表犯愁——“这些课到底有啥用?学完能上手做造价吗?”别慌,这篇文章会把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拆解得明明白白。从打基础的“砖块水泥”,到核心的“算钱本事”,再到让你在职场加分的“技能buff”,看完你就知道:原来每门课都藏着未来工作的“通关密码”。
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:建设工程造价管理,建设工程计价,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(土木建筑工程、安装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、水利工程),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。
报考条件
(一)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,均可申请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:
1、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(或高等职业教育)学历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;具有土木建筑、水利、装备制造、交通运输、电子信息、财经商贸大类大学专科(或高等职业教育)学历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。
2、具有经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(认证) 的工程管理、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;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。
3、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硕士学位或者第二学士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。
4、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博士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年。
5、具有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。
课程内容
根据造价工程师教材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题例进行详细的精讲,按章节提供专门的课后作业供学员进行练习。
(1)全面讲解基础知识,帮助学员吃透教材,时间充裕的学员提升效果尤其明显。
(2)前一轮复习要求精、准、全,切忌走马观花,争取不漏知识点仔仔细细地学习一遍,可以边学边做练习题,以此来检测自己对每一章节的复习结果。
(3)建议学员边学边做笔记,为后一轮的复习提供资料。这个时间段可能相对较长一些,千万不要着急,要按部就班的学习,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。
课程特色
1、小班授课学的精;2、线上课程辅助学;3、线下面授跟得上。特色服务:面对面授课线上+线下结合补强
武汉学天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打基础:这些课是“造房子”的地基,缺了它后面全白搭
工程造价可不是上来就教你“怎么算钱”,得先搞懂“造的是什么”“用的是什么材料”“怎么盖起来的”。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,这些基础课就是你专业能力的“地基”,看似和“算钱”没关系,实则缺一不可。
1. 《高等数学》《线性代数》:别嫌烦,算量计价离不开“数学脑”
很多人看到“数学”就头疼:“我学造价又不是当数学家,为啥要学微积分?”其实真不是故意为难你。比如算不规则构件的工程量(像弧形阳台、异形梁),得用积分算面积体积;套定额时调整材料价差,要用到线性方程组;甚至做成本分析时,还得用概率统计判断价格波动风险。
举个真实例子:我当年学线性代数时,觉得“矩阵”这东西离造价十万八千里,直到工作后用广联达做项目汇总,软件自动生成的“工程量矩阵表”,本质就是用矩阵运算整合不同楼层、不同构件的量。那一刻突然明白:老师没骗我们,数学真的是“隐形工具”。
学习小技巧:不用死磕难题,重点掌握“实用公式”——比如面积体积计算公式、简单的微积分应用(求曲线围成的面积)、Excel里的函数原理(像SUM、VLOOKUP本质就是数学逻辑)。
2. 《建筑材料》:分不清“C30”和“C40”,算钱就是“瞎报价”
你可能会想:“我算造价,知道材料名字不就行了?”大错特错!比如混凝土,C30和C40只差一个数字,但强度、价格差很多——C30可能用在普通楼板,C40就得用在高层承重柱,要是把C40的价按C30报,一个项目能亏几十万。
这门课会教你:水泥的初凝终凝时间(影响施工进度,间接影响造价)、钢筋的屈服强度(不同型号价格差20%)、防水材料的耐温性(北方和南方用的材料完全不同)。记住:材料是造价的“基本单元”,懂材料特性,才能算准量、报准价。
学习小技巧:别死记硬背参数,多去工地看看。比如跟着老师去建材市场,摸一摸不同标号的水泥手感,对比一下HRB400和HRB500钢筋的弯折度,比课本上的文字直观100倍。
3. 《工程制图与识图》:图纸都看不懂,怎么算量?
造价的核心是“算量”,而量从哪儿来?图纸。如果连剖面图、立面图、节点详图都分不清,别人画个“梁平法标注”你都不知道啥意思,那后续的算量计价就是“空中楼阁”。
这门课会教你“识图三步法”:先看总说明(了解工程概况、材料要求),再看建筑图(知道房子长啥样、多大面积),较后看结构图(算梁、板、柱的工程量)。我见过刚入职的实习生,因为把“标高±0.000”看成“±0.00”,导致整栋楼的土方量算错,返工三天——图纸上的每个数字、符号都不能马虎。
学习小技巧:买一套“建筑工程施工图集”(比如16G101系列),对着课本上的案例图,一张张画节点详图。刚开始画剖面图时,我总把梁柱的位置画反,后来对着学校教学楼的结构图一张张对比,才明白“长对正、高平齐、宽相等”不是空话。
二、学核心:造价人的“吃饭本事”,这些课决定你能不能“上手干活”
基础打牢后,就到了较核心的“专业技能课”。这部分课程直接对应工作中的“算量、计价、控价”,是你毕业后能不能快速上手的关键。
1. 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》:造价人的“看家本领”,从“算量”到“报价”全流程
这门课是“重头戏”,没有之一。它会教你:怎么用定额算量(比如砌一立方米砖墙,要多少砖、多少砂浆)、怎么套清单(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怎么写才不会漏项)、怎么组价(人材机管理费利润怎么取费)。
举个工作中常见的场景:甲方给你一套图纸,让你3天内出一份投标报价。你需要先算工程量(用CAD或广联达建模),再根据清单规范列项(比如“010502001 矩形柱”),然后查当地定额(比如某省2020版建筑工程定额),套对应的子目,较后调整材料价差(比如当前水泥价格比定额基价高100元/吨,要加上这笔钱)。整个流程,这门课都会手把手教你。
学习小技巧:别只盯着课本上的例题,找一套真实的小项目图纸(比如3层小楼),自己从头到尾算一遍量、组一遍价。我大二时做过一个“门卫室造价”课程设计,光门窗工程量就算了两天,较后和老师给的标准答案差了5%,才发现漏算了门框灌浆的量——这种“踩坑”经历,比课本记得牢10倍。
2. 《工程造价案例分析》:把“零散知识点”串成“解决问题的能力”
如果说《计量与计价》是教你“零件怎么造”,那《案例分析》就是教你“怎么把零件拼成机器”。这门课会用真实项目案例,让你综合运用前面学的知识:比如一个房地产项目,从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,到设计阶段的概算,再到施工阶段的结算,每个环节可能遇到什么问题(比如图纸变更导致造价增加、工期延误怎么索赔),怎么解决。
印象较深的一个案例:某项目施工时,甲方突然要求把外墙瓷砖换成干挂石材,这时候造价员要做什么?得重新算石材的工程量、查石材的市场价、调整定额子目(瓷砖和石材的施工工艺不同,人工含量差很多),还要考虑签证流程(怎么让甲方签字确认这笔变更费用)。这些都不是单一知识点能解决的,需要“全局思维”。
学习小技巧:多关注“造价通”“广联达服务新干线”上的真实案例,看看别人遇到类似问题是怎么处理的。比如搜“图纸变更造价调整案例”,能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“实战经验”。
3. 《工程合同管理》:不懂合同,算得再准也可能“白干”
很多人觉得“造价就是算钱,合同是法务的事”,这是大错特错。造价员天天和合同打交道:投标时要看合同条款(比如付款方式是“按月支付”还是“竣工后快速性支付”,直接影响资金成本);施工中要处理索赔(比如甲方延期提供场地,导致工期延误,怎么根据合同条款要回窝工费);结算时要按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算钱(是固定总价合同还是可调价合同)。
这门课会教你:常见的合同类型(总价合同、单价合同、成本加酬金合同)各自的风险点、合同条款里的“坑”(比如“竣工结算审核期为28天”,超过28天甲方没审核完,视为认可结算价——这个条款能帮你快速拿到钱)。我见过一个项目,因为合同里没写“材料涨价超过5%可调价”,结果施工期间钢筋涨价30%,施工方亏了上百万——合同就是造价的“护身符”。
三、练实践:纸上谈兵没用,这些“动手课”让你毕业就能“上手”
造价是“实操性”极强的专业,光会理论不行,必须“真刀真枪”练。学校会经过这些课程,让你提前感受工作场景,避免毕业后“眼高手低”。
1. 《工程造价软件应用》:现在算量靠手算?早就“out”了
别以为造价员还在拿着图纸、计算器一笔笔算量——现在99%的项目都用软件:算量用广联达GTJ、计价用广联达GQI、BIM建模用Revit。这门课会教你怎么用软件建模(比如画梁、板、柱时怎么设置标高和尺寸)、怎么提量(怎么快速导出混凝土、钢筋的工程量)、怎么套价(软件里的“定额库”怎么用)。
真实经历:我刚实习时,带我的师傅让我用手算一栋楼的钢筋量,我算了三天才出结果,师傅用广联达GTJ建模,两小时就搞定了,而且误差比我小——不是说手算不重要(手算是基础,能帮你理解算量原理),但软件是“效率工具”,必须掌握。
学习小技巧:课后多练,比如用广联达画一套自己宿舍的结构图(虽然简单,但能练手),遇到问题直接问老师或上“广联达官网”看教程(官网有免费的视频课,比课本详细)。
2. 课程设计与实习:从“教室”到“工地”,提前感受“造价人的一天”
大三、大四会有“造价课程设计”(比如做一个完整的办公楼造价文件)和“专业实习”(去造价咨询公司或施工单位跟着师傅干活)。这是你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“较佳机会”。
实习时别犯这些错:别总想着“我是来学习的,师傅应该教我”,主动帮师傅打杂(比如整理图纸、复印资料),师傅忙完了自然会教你;遇到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查资料(比如定额解释、清单规范),实在不懂再问,这样师傅会觉得你“爱思考”;别怕犯错,我实习时把“规费”算错了,师傅没骂我,反而说“现在犯错是好事,以后工作就不会再犯了”。
四、加buff:这些“辅助技能”,让你比别人多一个“竞争筹码”
除了专业课程,还有些“软实力”课程,看似和造价无关,实则能让你在职场更吃香。
1. 《Excel高级应用》:造价员的“隐形计算器”,效率翻倍神器
你可能觉得“Excel谁不会?”但造价要用的是“高级功能”:用VLOOKUP函数快速匹配清单和定额(手动输要两小时,函数五分钟搞定);用数据透视表分析不同户型的造价占比;用条件格式标注重量超标的工程量(比如钢筋含量超过指标,标红提醒)。
举个例子:算一个小区的土方量,有10栋楼,每栋楼有挖方、填方、外运土,手动汇总容易出错,用“数据透视表”把“楼栋”设为行,“土方类型”设为列,瞬间就能看到每栋楼的土方量和总合计——这就是Excel的“魔力”。
2. 《BIM技术应用》:未来造价的“趋势”,提前学就是“抢跑”
BIM(建筑信息模型)是现在的大趋势——不再是“一张张图纸”,而是“一个三维模型”,模型里包含所有构件的工程量、材料信息、价格数据。比如你点一下模型里的“梁”,就能直接看到它的混凝土量、钢筋量、市场价,甚至能模拟施工进度对造价的影响。
虽然现在很多中小公司还没普及BIM,但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已经强制要求用BIM算量了。提前学BIM,就等于比别人多了一个“竞争筹码”。
写在较后
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看起来多且杂,但其实环环相扣:基础课帮你“懂工程”,核心课教你“会算钱”,实践课让你“能干活”,辅助技能让你“干得好”。刚开始学可能会觉得难,甚至怀疑“学这些有啥用”,但等你工作后就会发现:当年课本上的每一个公式、每一张图纸、每一个案例,都是未来职业路上的“垫脚石”。
踏实学好每一门课,多动手、多思考、多去工地看看,你会发现:造价不仅是“算钱”,更是“用数字建造世界”的艺术。
- 详情请进入武汉学天教育
- 咨询电话:15623668780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39244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武汉学天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武汉工程造价培训班多少钱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