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昌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较近后台总收到留言:“我做了5年造价员,证书取消后感觉像被抽空了,现在找工作都不敢投简历,怎么办?”“刚毕业考了造价员证,还没焐热就取消了,是不是白考了?”说实话,2016年住建部宣布取消造价员职业资格时,我身边不少从业者也慌了神——毕竟这张证曾是很多人入行的“敲门砖”,甚至是十几年职业生涯的“定心丸”。
优路教育推出的一级二级造价工程师课程,精心打造资料库,重点、考点、难度一网打尽,课上案例特训,课下全面资料补习,课程模块分类明确:冲刺强化+信息操练+考前点题;更有五位名师齐聚优路只为助您顺利考试(王玲、左红军、陈伟科、王双增、齐宝库),为你点对点分析课程重点,顺利造价工程师的考试。
选择优路,让您的备考一路畅通
14年建工领域培训经验,我们只为您的成功献力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品牌实力 |
|
特色教学 |
|
专属服务 |
|
就业推荐 |
诚信经营
全国200+分校
14年教学经验
|
|
实力师资
专职研发教辅
智能题库练题
|
|
专属班主任
管家式服务
专职教研答疑
|
|
推荐就业
优路人才网
实时工作推荐
|
宜昌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但今天想跟大家说句掏心窝的话:取消造价员不是“行业寒冬”,反而是从业者的“升级契机”。这几年我见过太多人从“迷茫焦虑”到“主动转型”,有人考了更高含金量的证书,有人掌握了BIM、全过程造价等硬技能,收入和职业地位反而比以前更高。接下来,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:取消造价员后,到底该怎么破局?
一、先搞懂:造价员为什么会被取消?不是“淘汰”,是“升级”
很多人觉得“取消造价员”是行业在“裁员”,其实恰恰相反——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。咱们先看一组数据:2016年取消造价员前,全国造价员持证人数超过150万,但真正能独立完成复杂项目造价的不到30%。为什么?因为当时造价员考试门槛低(高中就能考),考核内容偏基础(主要考算量计价),导致很多人拿着证却只能做“机械算量”的活儿,缺乏对项目全流程的把控能力。
而随着建筑行业从“粗放式建设”转向“精细化管理”,市场需要的不再是“会算量的工具人”,而是能懂政策、控成本、管风险的“造价管理者”。所以住建部才在2016年发文,取消造价员职业资格,同时推出“一级造价工程师”和“二级造价工程师”分级制度——简单说,就是把“入门证”升级成“能力证”,逼着从业者从“基础岗”向“技术岗”“管理岗”转型。
这可不是我瞎说的,看看现在的招聘市场就知道:以前招造价员,HR先问“有没有造价员证”;现在招造价岗,开口就是“有没有二级造价师证?会不会BIM?做过全过程造价吗?”——行业淘汰的从来不是人,是不愿进步的思维。
二、取消后,哪些证书能“接棒”?3类证书按“职业阶段”选
证书依然是职场的“硬通货”,但方向变了。现在市场上认可度较高的,主要是这3类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年限和目标选:
1. 新手选:二级造价工程师(“新入门证”,难度低、性价比高)
如果你是工作3年以内的新人,或者之前只有造价员证,二级造价工程师几乎是“必选项”。它相当于“升级版造价员”,但含金量高得多:
报考条件:大专学历+2年工作经验(部分省份放宽到中专+3年),比以前造价员门槛稍高,但大部分从业者都能达到;
考试内容:考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》和《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》(分土建、安装、水利、交通4个专业),实务题会结合真实项目案例(比如2024年考了“装配式建筑清单计价”),比以前造价员考试更贴近实际工作;
含金量:现在施工单位、咨询公司招“造价专员”,基本要求“持二级造价师证”,一线城市月薪能到8k-12k,比没证的同行高20%-30%。
备考建议:别啃厚厚的教材,直接刷近3年真题(尤其是实务案例题),重点练“清单组价”“定额换算”“签证变更处理”这些高频考点。我认识的一个95后小姑娘,去年用3个月时间刷题,实务考了82分(满分100),现在在咨询公司做住宅项目造价,比之前没证时工资涨了4000。
2. 进阶必拿:一级造价工程师(“管理岗通行证”,越老越吃香)
如果工作满6年(本科)或8年(大专),建议直接冲一级造价工程师。它是造价行业的“天花板证书”,考完基本能进管理层(比如造价主管、项目成本经理)。
报考条件:本科+6年工作经验,大专+8年,硕士+3年(具体看各省要求);
考试难点:考4科(管理、计价、计量、案例),案例分析题超难(比如2023年考了“EPC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”,需要从设计、采购、施工阶段全流程算成本),很多人卡在案例科;
含金量:一线城市持证人月薪普遍15k-25k,大型房企或咨询公司的造价总监,基本要求“一级造价师+10年经验”,年薪能到30万以上。
备考建议:案例科别死记公式,要懂“底层逻辑”。比如“索赔费用计算”,不光要会算工期和费用,还要知道“哪些索赔能成立”(比如业主延迟提供图纸能索赔,下雨导致停工不能索赔)。可以跟着网课学“案例解题模板”,比如“先判断事件责任方再列索赔计算项较后汇总费用”,按步骤走不容易错。
3. 加分项:BIM工程师、注册咨询师(“复合型人才”标签)
如果想往“高端造价”方向走(比如EPC项目、全过程工程咨询),光有造价师证不够,还得配个“技术类证书”。现在较火的是这两个:
BIM工程师:BIM是造价的“未来工具”,现在很多项目要求“BIM算量”“BIM成本控制”,考个BIM证书(比如中国图学学会的“BIM应用技能证书”),简历能加分不少;
注册咨询师(投资):如果想做“项目前期造价”(比如可行性研究、投资估算),这个证很有用,能参与政府项目、PPP项目的造价咨询,收入比单纯做施工造价高很多。
三、比证书更重要的:这3个核心技能,决定你能不能“站稳脚跟”
证书是“敲门砖”,但真正让你不被淘汰的是“硬技能”。这几年我见过不少人考了证却找不到好工作,就是因为技能停留在“算量计价”——现在的造价岗,早就不是“对着图纸算量”那么简单了。
1. 软件技能:从“手算”到“智能算量”,效率差10倍
以前造价员用Excel算量、套定额,一天能算100就不错;现在用广联达GTJ2025、BIM5D这些软件,300的户型2小时就能出量,还能自动生成成本分析表。不会用智能软件,基本等于“被时代抛弃”。
怎么学? 别报太贵的培训班,B站、抖音上有很多免费教程(比如“广联达GTJ2025实操全流程”“Revit建模算量入门”),跟着做3个完整项目(比如一套住宅、一个办公楼、一个地下室),基本就能上手。我朋友老张,50岁了都在学广联达,现在用软件算量比年轻人还快,去年还被公司评了“技术标兵”。
2. 政策敏感度:新规范、新文件,直接影响造价结果
造价是“政策活”,政策一变,造价结果可能差几十万。比如2025年刚实施的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》(GB50500-2025),新增了“绿色建筑造价调整”“装配式建筑损耗率标准”等内容,如果你不知道这些,算出来的造价可能根本不符合招标要求。
怎么跟上? 关注3个渠道:
官网:“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”(中价协)官网,新规范、新文件会头等时间发布;
公众号:“造价圈”“造价智库”,每天会解读政策变化(比如“2025清单计价10大变化”);
线下培训:每年各省造价管理站会组织“新规范宣贯会”,免费参加,能直接问专家问题(比如“绿色建筑的节能材料怎么调价”)。
3. 全过程造价能力:从“算量员”到“成本管理者”
以前造价员只负责“施工阶段算量计价”,现在企业要的是“全过程造价管理”——从项目决策阶段(投资估算)、设计阶段(限额设计)、招投标阶段(清单编制)、施工阶段(签证变更)到竣工结算(审计),全程参与成本控制。
怎么练? 从“小项目”开始,主动跟项目经理要活儿。比如你现在做施工造价,下次可以跟领导说“我想试试做招标清单编制”,做完后对比中标价和你的清单价,分析差异在哪(比如漏项了?还是组价不合理?)。我之前带的实习生小王,就是从“帮我整理招标资料”开始,3年后能独立负责EPC项目的全过程造价,现在跳槽到咨询公司,年薪28万。
四、3个真实转型案例:他们也曾迷茫,但现在活得更“稳”
光说理论太抽象,给大家看3个我身边的真实案例,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:
案例1:从“造价员”到“BIM造价主管”,月薪从6k到18k
小李,2018年毕业,考了造价员证后在施工单位做算量,月薪6k。2020年公司推BIM项目,他主动报名学Revit,每天下班后练2小时建模,周末去工地跟着BIM团队跑现场。2022年考了二级造价师+BIM工程师证,现在在一家EPC总包单位做BIM造价主管,负责用BIM模型算量、做成本动态控制,月薪18k,比3年前翻了3倍。
案例2:35岁“老造价员”转型全过程咨询,越老越吃香
张姐,35岁,做了10年造价员,证书取消后一度想转行。后来听我说“全过程咨询是趋势”,就开始考一级造价师,同时学PPP项目造价、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。2023年拿到一级造价师证后,跳槽到一家全过程工程咨询公司,现在负责政府项目的“投资估算+设计概算+竣工结算”全流程,因为经验足、懂政策,公司专门给她配了团队,年薪40万,比以前在施工单位高了一倍多。
案例3:应届生没证没经验,靠“技能+实习”逆袭进事务所
小林,2024年本科毕业,造价员证早就取消了,她也没考到二级造价师(工作年限不够)。但她从大二就开始学广联达,大三暑假去咨询公司实习,跟着做了2个住宅项目的清单编制,毕业前还自学了Python自动化算量(用代码批量处理Excel数据,算量效率提高50%)。去年校招时,她拿着实习项目案例和Python算量演示视频去面试,直接被一家top10的造价咨询公司录取,起薪10k,比同届没实习、没技能的同学高40%。
五、给迷茫者的3条行动建议:别等“风口”,现在就动
如果你现在还是慌,不知道从哪开始,记住这3条建议,照着做就行:
1. 3个月内:定一个“证书+技能”目标
别贪心,先选一个方向:新人先考二级造价师+学广联达;有经验的冲一级造价师+学BIM;想转型的考注册咨询师+学全过程造价。把目标写在纸上,比如“2025年10月前经过二级造价师考试,6月前掌握广联达GTJ2025算量”,然后拆解到每周(比如每周刷20道真题,练1个算量模型)。
2. 6个月内:积累1-2个“能拿出手”的项目案例
证书是“加分项”,案例才是“硬通货”。不管你现在做什么工作,主动参与完整项目(比如从算量到结算全流程跟完一个项目),把过程中的成果整理成“案例集”(比如清单编制表、成本分析报告、BIM模型截图),面试时直接给HR看,比说“我会做造价”有说服力10倍。
3. 1年内:跳出“舒适区”,主动接触新领域
别总守着“算量计价”那点活儿,多关注行业新方向:EPC造价、全过程咨询、绿色建筑造价、PPP项目……哪怕只是帮同事打杂,也要去了解“这些工作需要什么能力”。我认识的一个造价师,就是因为帮领导整理过几次“碳中和项目造价资料”,现在成了公司的“绿色造价专家”,专门负责高端项目。
较后想说:取消造价员不是“终点”,而是“起点”。建筑行业永远需要能控制成本、创造价值的造价人才,只不过现在对“人才”的要求更高了——不再是“有证就行”,而是“有证+有技能+懂管理”。与其焦虑“怎么办”,不如现在就拿起书刷题、打开软件练算量、跟着项目学管理。
记住:真正的铁饭碗,不是一张证书,而是你不断升级的能力。行业在变,但只要你愿意跟着变,就永远不会被淘汰。
- 详情请进入宜昌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5623668780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39453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宜昌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宜昌工程造价实操班多少钱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