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价计量是造价工程师考试的“硬骨头”,也是实际工作中较容易出错的环节——公式记不住、规则理不清、算量总偏差,备考时对着教材发呆,工作中对着图纸挠头,几乎是每个造价人都踩过的坑。上饶优路教育结合5年造价实操+3次备考经验,总结出“框架拆解+场景联想+真题复盘”的黄金学习法,从知识梳理到公式记忆,从避坑技巧到心态调整,手把手教你把复杂的计量规则变成“可拆解、能联想、会应用”的实用技能,看完就能上手练,帮你少走80%的弯路。
优路教育推出的一级二级造价工程师课程,精心打造威望资料库,重点、考点、难度一网打尽,课上案例特训,课下全面资料补习,精准押题信息,90%以上经过率。课程模块分类明确:冲刺强化+信息操练+考前点题;更有五位名师齐聚优路只为助您经过考试(王玲、左红军、陈伟科、王双增、齐宝库),为你点对点分析课程重点,快速经过造价工程师的考试。
选择优路,让您的备考一路畅通
14年建工领域培训经验,我们只为您的成功献力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品牌实力 |
|
特色教学 |
|
专属服务 |
|
就业推荐 |
诚信经营
全国200+分校
14年教学经验
|
|
实力师资
专职研发教辅
智能题库练题
|
|
专属班主任
管家式服务
专职教研答疑
|
|
推荐就业
优路人才网
实时工作推荐
|
上饶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先拆框架:用“知识地图”替代零散记忆,告别“学了就忘”
很多人学计量的头等步就错了:拿着教材从头等章“工程地质”啃起,背了一堆岩石分类,到第三章“建筑面积计算”时,前面的内容早忘光了。这不是记忆力差,而是没搞懂计量知识的“底层逻辑”——它本质是一套“规则体系”,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,而是像积木一样互相嵌套。
正确做法:先画一张“知识地图”,把零散知识点串成网。
以《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(土木建筑工程)》为例,你可以按“计量对象”把全书拆成3大模块:
基础模块:建筑面积计算(核心是“结构与功能”)、工程材料(影响计量规则的前提,比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,模板计量可能有差异);
分部分项模块:土方工程(挖填运算量)、地基处理(桩基础、垫层)、主体结构(混凝土、钢筋、砌筑工程)、屋面及防水(卷材、涂膜、刚性防水)、装饰装修(楼地面、墙面、天棚);
实战模块:工程量清单编制(项目特征描述、计量单位选择)、计量与计价结合(算量结果如何对接组价)。
举个例子:怎么画“主体结构”的子地图?
在“混凝土工程”下,你可以细分:
柱:矩形柱、异形柱(区分规则:截面形状是否为矩形);
梁:基础梁、框架梁、圈梁(区分规则:受力位置和作用);
板:有梁板、无梁板、平板(区分规则:是否与梁整体浇筑)。
每个子项后面标注“计量规则关键词”,比如“有梁板按梁、板体积之和计算”,“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”。这样画完,你会发现“柱、梁、板”的计量规则不是孤立的,而是和“结构形式”直接相关,记起来就像记“不同房型的面积算法”一样清晰。
小提醒:刚开始画地图不用追求完美,拿张A4纸手写就行,重点是“自己梳理”的过程——我第快速画的时候,把“圈梁”和“过梁”的位置标反了,后来对着图纸对比才改过来,反而记得更牢。
二、公式不用背:用“场景联想”把抽象变具体,从此计算不卡壳
“公式太多记不住”是计量学习的头号痛点。比如建筑面积计算中的“结构层高≥2.2m时计算全面积,<2.2m时计算1/2面积”,听起来简单,但一遇到“地下室、半地下室、架空层”就懵了;再比如土方开挖中的“放坡系数”“工作面宽度”,公式背得滚瓜烂熟,实际算的时候还是不知道从哪下手。
核心秘诀:把公式“搬进”实际场景,让数字和画面绑定。
1. 规则类公式:联想“房子是怎么盖的”
比如“地下室建筑面积计算”,教材说“结构净高≥2.1m时计算全面积,1.2m≤净高<2.1m时计算1/2面积,<1.2m时不计算”。光记数字容易混,你可以联想:
假设你要给地下室铺地砖,净高2.1m以上的地方,人能站直干活,地砖要铺满(全面积);
1.2m-2.1m的地方,人得弯腰,只能铺一半面积(1/2);
低于1.2m的地方,人钻进去都费劲,干脆不铺了(不计算)。
这样一想,是不是比死记“2.1m、1.2m”好记多了?
2. 计算类公式:用“错题案例”反推逻辑
土方开挖量=垫层底面积×挖土深度+放坡增量+工作面增量,这个公式看起来复杂,其实可以经过一道错题搞懂。
我刚开始学的时候,算一个“独立基础土方开挖”,垫层尺寸2m×2m,挖土深度1.5m,放坡系数0.33(土壤类别为二类土,人工开挖),工作面宽度300mm。我直接套公式:(2+0.3×2)×(2+0.3×2)×1.5+1/3×0.33²×1.5³,结果算出来比标准答案大了0.5m³。
后来才发现,我忘了“工作面宽度是每边增加300mm”,所以垫层底面积应该是(2+0.3×2)×(2+0.3×2),但放坡增量的计算基数是“垫层底边长+放坡系数×挖土深度”,而不是直接用“垫层底面积+放坡体积”。经过这道错题,我把“工作面”“放坡”的逻辑理顺了,现在算土方几乎不会错。
小技巧:准备一个“公式场景本”,每个公式旁边画个简单的示意图(比如垫层、放坡的截面图),写上你自己的“联想口诀”,比单纯抄公式有效10倍。
三、真题实战:从“做题”到“复盘”,3步让你越练越会
“光说不练假把式”,计量学习离不开做题,但很多人刷题效率低:要么只做选择题,避开计算题;要么做完对个答案就完事,下次遇到类似题还是错。其实,真题的价值不在“做”,而在“复盘”——经过一道题,搞懂一类考点的“出题套路”。
高效做题3步法,亲测提分快:
头等步:限时做题,模拟“考场压力”
计量考试时间紧(150分钟做80道题,包括20道计算题),平时练习就要卡时间。比如每天做10道计算题,给自己定20分钟,到点停笔。刚开始可能做不完,甚至错一半,但坚持一周就能明显提升速度——我第三次备考时,每天用“番茄钟”计时,20分钟能稳定做对8道计算题,考试时完全不慌。
第二步:逐题拆解,问自己3个问题
对完答案后,别着急翻下一页,每道题都要拆解:
1. 这道题考的是哪个知识点?(比如“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”,考的是建筑面积计算规则);
2. 我为什么错?(是规则记混了?还是计算失误?比如把“1/2面积”记成“全面积”,就是规则混淆;算钢筋重量时把“直径”当“半径”,就是计算失误);
3. 有没有“隐藏考点”?(比如题目里提到“地下室底板标高-3.0m,顶板标高±0.00”,其实在暗示“结构净高=3.0m”,需要结合前面讲的“净高≥2.1m算全面积”来判断)。
第三步:错题归类,针对性突破
把错题按“错误类型”分类:
概念混淆型(比如分不清“挖沟槽”和“挖基坑”):回到教材原文,对比两者的定义(沟槽:底宽≤7m,底长>3倍底宽;基坑:底长≤3倍底宽,底面积≤150m²),用红笔标出关键词;
计算失误型(比如小数点错位、公式套错):在错题旁写“警示语”,比如“算土方时先确认‘垫层尺寸是否含工作面’”;
规则理解偏差型(比如“飘窗是否计算建筑面积”):找3道类似真题,对比题目描述的差异(比如“结构净高≥2.1m的飘窗算1/2面积,<2.1m不算”),总结“出题人喜欢在哪些细节挖坑”。
举个真题例子(2022年土木建筑计量单选):
“某建筑物架空走廊,顶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,走廊宽度2.1m,长度15m,无围护结构,有永久性顶盖。根据《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》(GB/T 50353-2013),该架空走廊建筑面积为( )m²。”
考点: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计量规则;
规则:按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/2计算;
计算:2.1×15×1/2=15.75m²;
易错点:别把“结构底板”当成“顶盖”,也别漏乘“1/2”。
经过这样拆解,下次遇到“架空走廊”的题,你就知道该从哪下手了。
四、避坑指南:这些“坑”我踩过,你别再踩
计量学习中,有些“坑”不是知识点难,而是“惯性思维”在作祟。分享3个我踩过的典型坑,帮你提前避雷:
1. “想当然”比“记不住”更可怕
刚开始学“墙体工程量计算”时,我想当然地认为“墙体高度从室内地面算到梁底”,结果遇到“女儿墙”的题就错了——女儿墙高度是从屋面板顶面算到女儿墙顶面(如有混凝土压顶,算到压顶下表面)。后来才明白:计量规则“认规范不认经验”,遇到不确定的地方,一定要翻教材原文,别凭“感觉”做题。
2. 别忽略“小字注解”
教材里很多重要规则藏在“注解”里,比如“建筑面积计算”中,“骑楼、过街楼底层的开放公共空间和建筑物通道,不计算建筑面积”,这句话后面有个注解:“建筑物通道指为穿过建筑物而设置的空间”。有一年真题考“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”,很多人按“有顶盖有围护”算面积,其实就是没看注解。
3. 别把“计量”和“计价”割裂开
实际工作中,算量是为了计价,所以学计量时要多问一句:“这个量算出来,组价时会影响哪些子目?”比如算“混凝土梁”时,要想到“梁的模板面积”“混凝土浇筑的泵送费用”,这些虽然是计价内容,但能帮你更深刻地理解“为什么梁要按‘体积’计量”——因为混凝土是按“立方米”计价的。
五、心态调整:把“啃硬骨头”变成“闯关游戏”
较后想说,计量学习确实难,但没必要焦虑。我第快速备考时,对着“钢筋工程量计算”哭了好几次,觉得“这辈子都学不会”;第二次备考时,换了个思路:把每个知识点当成“游戏关卡”,比如“今天通关‘建筑面积计算’,明天挑战‘土方开挖’”,每攻克一个难点就给自己打个勾,慢慢就有了成就感。
记住:造价计量不是“玄学”,而是“规则+逻辑+练习”的组合。按“拆框架联场景做真题避坑点”的步骤走,每天花2小时专注学习,3个月就能从“小白”变成“算量高手”。
(注:本文涉及的计量规则均基于现行《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》GB/T 50353-2013、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》GB 50500-2013等标准,如遇官方更新,请以较新规范为准。)
- 详情请进入上饶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39678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上饶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上饶工程造价培训机构哪家靠谱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