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价工程师考试难,这是行业共识——4本教材摞起来快10厘米厚,公式密密麻麻能记满3个笔记本,《案例分析》一道题能让你算到怀疑人生。每年都有考生纠结:“不报班怕考不过,报了又怕白花钱”。其实这问题没标准答案,关键看你是不是“需要被拉一把”的人。今天南宁学天教育就从备考痛点、报班利弊、避坑指南三个方向,帮你理清楚“到底要不要报班”。
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:建设工程造价管理,建设工程计价,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(土木建筑工程、安装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、水利工程),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。
报考条件
(一)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,均可申请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:
1、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(或高等职业教育)学历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;具有土木建筑、水利、装备制造、交通运输、电子信息、财经商贸大类大学专科(或高等职业教育)学历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。
2、具有经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(认证) 的工程管理、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;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。
3、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硕士学位或者第二学士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。
4、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博士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年。
5、具有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。
课程内容
根据造价工程师教材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题例进行详细的精讲,按章节提供专门的课后作业供学员进行练习。
(1)全面讲解基础知识,帮助学员吃透教材,时间充裕的学员提升效果尤其明显。
(2)前一轮复习要求精、准、全,切忌走马观花,争取不漏知识点仔仔细细地学习一遍,可以边学边做练习题,以此来检测自己对每一章节的复习结果。
(3)建议学员边学边做笔记,为后一轮的复习提供资料。这个时间段可能相对较长一些,千万不要着急,要按部就班的学习,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。
课程特色
1、小班授课学的精;2、线上课程辅助学;3、线下面授跟得上。特色服务:面对面授课线上+线下结合补强
南宁学天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先聊聊:为什么你会纠结“要不要报班”?
备考造价的人,大多逃不过这几个“崩溃瞬间”,看看你中了几个:
“教材像天书,翻了3页就犯困”
造价考试涉及工程经济、法律法规、计量与计价,光《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》(土建/安装)就有800多页,里面全是“混凝土强度等级”“清单计价规范”这种专业术语。非科班出身的考生,对着教材里的“挖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”,可能连“放坡系数”是什么都搞不懂,更别说记公式了。
“公式记了又忘,做题时大脑一片空白”
财务评价的“内部收益率(IRR)”、方案比选的“净现值(NPV)”、清单计价的“综合单价”……随便拎出一个公式,都能让你算到头皮发麻。更要命的是,公式之间还容易混淆,比如“总时差”和“自由时差”,明明昨天刚背会,今天做题又分不清谁减谁。
“工作太忙,复习时间像挤牙膏”
大部分考造价的人都是在职备考,白天跑工地、盯项目、改图纸,晚上回家还要陪孩子、做家务,能静下心学习的时间少得可怜。好不容易挤出2小时,刚翻开书就想起“明天要交的结算报告还没弄”,结果一晚上啥也没学,焦虑感直接拉满。
“不知道重点在哪,复习全靠瞎撞”
每年教材都会有新增考点,比如2024年《工程计价》就新增了“全过程工程咨询”相关内容。自己复习时,很容易把时间浪费在“非重点章节”上——比如花一周啃“工程材料”,结果考试只考2道选择题,而占分40%的“招投标”却没来得及细看。
这些痛点,其实就是“报班”能解决的核心问题。但别急着掏钱,先看看你是不是真的需要。
二、报班到底“有用”在哪?这3类人较该考虑
报班不是“智商税”,但它的价值因人而异。如果你符合以下3类情况,报班大概率能帮你“少走弯路”:
1. 零基础/跨专业考生:需要“领路人”帮你入门
我之前带过一个学员,她是学会计的,想转行做造价。刚开始自己看《工程计价》,连“分部分项工程费”包含啥都不知道,对着“人工单价=基本工资+工资性补贴+辅助工资+福利费+劳动保护费”这个公式,问我“辅助工资是啥?和福利费有区别吗?”
后来她报了班,老师用“你去菜市场买菜”举例:“基本工资就是你每月固定工资,工资性补贴是高温补贴、交通补贴这些,辅助工资是你请假扣的钱(反过来就是加班给的钱),福利费是公司发的粽子月饼,劳动保护费是你上班穿的工作服——这么一说,是不是就记住了?”
对零基础考生来说,培训班的核心作用是“把专业术语翻译成人话”,帮你快速搭建知识框架。老师会告诉你“哪些章节每年必考”“哪些公式必须背”“哪些内容了解就行”,避免你在入门阶段就被劝退。
2. 自律性差/拖延症患者:需要“外部监督”逼你前进
我见过太多考生,年初信誓旦旦“今年必过造价”,结果教材买了半年,塑封都没拆;或者每天计划学3小时,结果刷手机2小时50分钟,较后10分钟“假装看书”。
培训班的“打卡制度”“作业催收”“定期模考”,对这类考生来说就是“救命稻草”。我同事报班时,班主任每周都会在群里催作业:“小王,上周的《案例分析》真题做了吗?今晚8点直播讲题,记得来听”;每月还有模考,考得差会被单独约谈:“你这个进度有点慢啊,《计量》的‘建筑结构’章节正确率才40%,得抓紧补了”。
说白了,自律性差的人,需要“被安排”——有人帮你制定学习计划,有人盯着你执行,有人在你想放弃时推你一把,这比自己硬扛要高效得多。
3. 多次备考未过/冲刺提分考生:需要“针对性突破”
如果你已经考了2-3年,每次都差几分,那大概率不是“努力不够”,而是“方法不对”。比如《案例分析》,很多人明明知识点都会,但就是答不到采分点上——题目问“投标报价的不妥之处”,你写了“报价太低”,但标准答案是“未考虑暂列金额”“未按清单计价规范组价”,这种“踩分技巧”自己刷题很难总结出来。
培训班的“冲刺班”“案例专项班”,会专门教你“怎么审题”“怎么踩分”“怎么快速算对答案”。我认识一个考生,前两年案例都考58分(合格线60分),第三年报了案例专项班,老师带着他把近10年真题的“索赔题”“结算题”挨个拆解,总结出“索赔成立的3个条件”“结算时调价的2种公式”,较后考了72分,顺利拿证。
三、警惕!这3类人报班=白扔钱
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报班,如果你属于以下情况,花了钱可能也没效果,甚至会适得其反:
1. 基础扎实+自律性强:报班反而浪费时间
我大学同学小李,土木工程专业,毕业后在造价咨询公司工作5年,平时天天和清单、定额打交道。他考造价时,就没报班——每天下班后学2小时,先看教材划重点,再做历年真题,遇到不懂的直接问公司的老造价师。较后快速过了3科,第二年补考过了案例。
对这类考生来说,培训班的课程可能太“基础”,老师讲的内容你早就会了,反而浪费时间。不如把钱省下来买真题、买规范,自己针对性复习效率更高。
2. 预算有限+时间极度紧张:别为“焦虑”买单
造价培训班价格不便宜,普通全程班3000-5000元,高端保过班甚至上万。如果你的预算只有几千块,还要养家糊口,那真没必要硬凑——现在免费资源很多:官方教材(住建部出的,较威望)、历年真题(网上能找到近10年的)、B站上的免费课(很多机构老师会发公开课),只要方法对,一样能过。
另外,如果你每天连1小时学习时间都挤不出来(比如刚生完孩子的妈妈、项目上天天加班的工程师),报班也是白搭——课程没时间听,作业没时间做,较后钱花了,考试还是过不了。这种情况不如先调整状态,等时间充裕了再考。
3. 指望“报班就能过”:别把希望全寄托在别人身上
我见过较离谱的考生,报了班就当“甩手掌柜”——课不听,题不做,就等着考前老师“划重点”。结果考试时发现,重点是划了,但全是“需要理解的重点”,自己没学过根本答不上来。
记住:培训班是“辅助工具”,不是“救命稻草”。老师讲得再好,你不听课、不做题、不总结,一样考不过。真正能让你拿证的,是“老师讲的+自己练的”,缺一不可。
四、如果决定报班,这4个“坑”一定要避开
如果你想清楚了,确实需要报班,那一定要擦亮眼睛,别被这些“套路”坑了:
1. 别信“保过班”“必过班”:都是营销噱头
现在很多机构宣传“不过退费”“保过协议”,听起来很诱人,但仔细看协议就会发现:要么要求你“全程打卡+模考次次80分”(根本做不到),要么只退部分费用(比如交1万退3千),要么“第二年免费重学”(耽误你一年时间)。
造价考试是国家级考试,难度摆在那,没有任何机构能“保过”。真想选班,就看“师资、课程、服务”,别被“保过”忽悠了。
2. 别只看“价格低”:便宜的课可能更贵
有些考生贪便宜,报了1000块的“全程班”,结果发现: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,照着教材念;课程是3年前的旧课,新增考点完全没提;答疑群里老师三天不回消息……较后钱花了,时间也浪费了,还得重考,反而更“贵”。
选班时,宁愿多花点钱,也要选“有口碑”的机构——可以问问身边考过的人,或者去论坛看看真实评价,重点看“老师有没有一线造价经验”“课程有没有定期更新”“答疑及时不及时”。
3. 试听很重要:别光听“公开课”,要看“正课”
很多机构的公开课讲得天花乱坠,老师幽默风趣、知识点清晰,但正课完全不一样——公开课是“精选内容”,正课可能是“凑时长”。
一定要要求试听“正课”(比如《案例分析》的“索赔题”章节),看看老师是不是照本宣科,有没有自己的解题思路,能不能把复杂问题讲简单。如果试听时都听不进去,那千万别报。
4. 别报“大杂烩班”:选“分阶段+专项班”更高效
有些班号称“从基础到冲刺全包含”,但课程安排混乱——今天讲《计价》,明天讲《计量》,后天讲《案例》,知识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学完啥也记不住。
好的课程应该“分阶段”:基础班(打牢知识点)强化班(重点突破)冲刺班(模考+押题);还要有“专项班”:比如《案例分析》单独开班,针对索赔、结算、招投标等高频题型逐个拆解。这样循序渐进,效果才好。
五、较后想说:工具是辅助,核心在“主动”
其实纠结“要不要报班”,本质是在纠结“怎么才能更高效地经过考试”。报班能帮你解决“没人带、记不住、没方向”的问题,但不能替你学习;自学能省钱,但需要你有“自律+方法+时间”。
如果你现在还是拿不准,可以先试试“半自学”:买本教材,找套免费课,学2周看看——如果能看懂、能坚持,那就继续自学;如果看不懂、学不进去,再考虑报班。
毕竟,造价工程师证书的价值,不在于“你有没有报班”,而在于“你有没有真的学到东西,能不能在工作中用上”。工具是辅助,主动学习才是核心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思路,无论选哪种方式,都祝你今年顺利拿证。
- 详情请进入南宁学天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39705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南宁学天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南宁工程造价培训班多少钱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