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门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经常收到考生私信:“教材厚得像砖头,公式多到记不住,实务题一看就懵,我真的能考过吗?”说实话,我见过太多人在备考初期被“造价师”三个字吓退——毕竟它是住建部认证的准入类证书,考4科,成绩4年滚动,听起来就“不好惹”。但你知道吗?每年经过率虽然不高(大概10%-15%),但其中至少一半人是“陪跑”的:要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要么死啃教材不做题,要么被实务题吓住直接放弃。
优路教育推出的一级二级造价工程师课程,精心打造资料库,重点、考点、难度一网打尽,课上案例特训,课下全面资料补习,课程模块分类明确:冲刺强化+信息操练+考前点题;更有五位名师齐聚优路只为助您顺利考试(王玲、左红军、陈伟科、王双增、齐宝库),为你点对点分析课程重点,顺利造价工程师的考试。
选择优路,让您的备考一路畅通
14年建工领域培训经验,我们只为您的成功献力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品牌实力 |
|
特色教学 |
|
专属服务 |
|
就业推荐 |
诚信经营
全国200+分校
14年教学经验
|
|
实力师资
专职研发教辅
智能题库练题
|
|
专属班主任
管家式服务
专职教研答疑
|
|
推荐就业
优路人才网
实时工作推荐
|
荆门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真正难的不是考试本身,是找不到正确的备考节奏,以及熬不过漫长备考期的心态崩溃。 今天这篇文章,我会把自己带过300+考生总结的“避坑+提效”经验掰开揉碎讲清楚:从0基础怎么起步,到各科重点怎么抓,再到较后冲刺怎么抢分,全是能直接上手的干货。如果你现在正对着教材发呆,或者做真题错到怀疑人生,这篇文章大概率能帮你少走半年弯路。
二、备考前必做的3件事:别急着翻书,先搞清楚“考什么”“怎么考”
很多人备考头等步就是买教材、听网课,结果学了3个月还在头等章打转——不是你不够努力,是方向错了。备考前先花3天做这3件事,后面能省3个月时间:
1. 花1小时研究“考试大纲”,划重点
官方每年会发布《一级造价师考试大纲》(在中国人事考试网能下载),别觉得它没用!大纲里明确写了“掌握”“熟悉”“了解”三个层次,“掌握”的内容占分70%以上,“了解”的内容大概只考5%。比如《造价管理》里“工程项目融资”标了“了解”,你就没必要死磕里面的公式,把时间省下来攻“工程经济”“合同管理”这些“掌握”级内容。
2. 用1天做2套真题,摸透“出题套路”
别等学完再做真题!现在就找近2年的真题(网上随便搜,很多免费资源),哪怕一道题不会,也硬着头皮做完。重点看3个东西:
题型分布:客观题(单选、多选)和主观题(案例分析)各占多少分?案例分析考哪几种题型(比如投资估算、方案比选、招投标、索赔、结算)?
高频考点:比如《工程计价》里“工程量清单计价”几乎年年考,《技术与计量》(土建专业)里“建筑结构材料”“施工技术”是重点章节;
陷阱设置:真题选项里经常有“张冠李戴”(比如把“清单计价规范”写成“定额计价规范”)、“数字挖坑”(比如税率记混3%和9%),提前熟悉这些套路,后期刷题能少踩很多坑。
3. 按“4科特点”规划备考顺序,别盲目跟风
4科难度排序(公认):案例分析 > 技术与计量 > 工程计价 > 造价管理。千万别一上来就啃较难的案例分析!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:
先学“记忆型+理解型”科目:造价管理(偏理论,公式少,容易建立信心) 工程计价(需要记一些规则,但和案例分析关联紧密,比如清单计价、合同价款调整);
再学“实操型”科目:技术与计量(分专业,土建/安装/水利/交通,选自己熟悉的专业,重点记施工工艺、材料性能);
较后学“综合型”科目:案例分析(需要前面三科的基础,必须动手写,光看答案没用)。
三、分阶段备考攻略:从“小白”到“通关”,每一步该做什么?
备考周期建议6-8个月(每天有效学习3-4小时),太长容易疲劳,太短学不透。按“基础强化冲刺”三阶段推进,每个阶段目标明确,拒绝盲目努力:
头等阶段:基础期(3-6月,每天3小时)—— 把教材“啃薄”,别追求“快速记牢”
目标:掌握60%核心知识点,能看懂真题选项为什么对、为什么错。
怎么做:
教材+网课搭配学:教材太厚(4本加起来2000多页),直接看效率低。找一个口碑好的老师(比如管理听达江,计价听李娜,土建计量听李毅佳,选一个老师跟到底,别换来换去),跟着网课划重点,把老师讲的“口诀”“案例”记在教材空白处(比如“资金时间价值”用“现值求终值,终值求现值,画个现金流量图就清楚了”)。
用“框架笔记”代替“抄书”:每学完一章,花20分钟画思维导图,只记关键词。比如《造价管理》“项目融资”一章,框架可以是:融资方式(PPP/BOT/TOT) 每种方式的特点(适用范围、风险分担) 案例应用(真题里考过的PPP项目融资结构)。这样后期复习,看着框架就能回忆起细节,比抄书省时间10倍。
每天留30分钟“复盘”:睡前花30分钟,在脑子里“过电影”:今天学了哪几节?核心公式是什么?有哪个知识点没听懂?没听懂的立刻记在手机备忘录里,第二天问老师或查资料,别攒着。
避坑提醒:这阶段别纠结“记不住”!人的记忆有遗忘曲线,头等遍学完能记住40%就不错了,后面经过刷题和重复会慢慢巩固。我当年头等遍学《技术与计量》,施工工艺记了忘忘了记,后来发现多做几道真题,结合案例记,反而记得牢。
第二阶段:强化期(7-8月,每天3.5小时)—— 用真题“查漏”,重点突破“薄弱项”
目标:真题正确率达到70%,案例分析能独立写出完整步骤。
怎么做:
真题至少刷3遍,每遍有重点:
第1遍(按章节刷):结合基础期学的内容,分章节做近5年真题(比如学完“工程经济”,就做这一章的所有真题),错题为红笔标原因(是公式记错了?还是知识点没理解?);
第2遍(按套卷刷):严格按考试时间做整套真题(管理/计价/计量2.5小时,案例分析4小时),训练答题速度(很多人考场上做不完题,就是平时没掐时间);
第3遍(只刷错题):把前两遍的错题整理成“错题本”,标注“高频错题”(比如案例分析里的“索赔工期计算”,很多人会漏算关键线路),每天花1小时重做错题,直到看到类似题目能立刻反应出考点。
案例分析“动手写”,别只看答案:案例分析是“纸老虎”,看着难,其实套路固定。比如“投资估算”题,步骤无非是“算建设投资算建设期利息算流动资金总投资=建设投资+建设期利息+流动资金”,每个步骤的公式记牢,然后找10道同类题,一道一道写过程(哪怕对着答案抄,也要抄2遍,手熟了自然会)。我见过一个考生,案例分析前期只看答案,考试时提笔就忘步骤,后来逼自己手写了20道题,较后实务考了82分(满分120,合格线72)。
针对“薄弱科”每天多花1小时:比如计量总是错很多,就每天抽1小时背“高频考点”(网上有总结好的“计量必背100条”,挑重点背),或者看老师的“冲刺串讲班”(只讲高频考点,适合提分)。
第三阶段:冲刺期(9-10月,每天4小时)—— 模拟考试+记忆抢分,把会的都拿到
目标:模拟考试分数稳定在合格线以上(管理/计价/计量60分,案例72分),高频考点烂熟于心。
怎么做:
每周2次“全真模拟”:用近2年真题或口碑好的模拟卷(比如“官方模拟卷”或机构的“押题卷”,但别信“必过押题”,重点是练手感),严格按考试时间、答题卡填涂要求模拟,体验“考试氛围”(比如上午9点开始,中间不喝水不上厕所,培养专注力)。
用“关键词记忆法”突击背考点:较后1个月,别再翻厚教材了,看自己整理的“框架笔记”和“高频考点清单”,记关键词。比如“招投标程序”,记“发售招标文件(≥5天) 投标截止(≥20天) 开标(当众拆封) 评标(保密) 中标(公示≥3天)”,关键词串起来就是完整流程。
案例分析“踩分点”训练:案例分析是按步骤给分的,哪怕结果算错,写对公式和步骤也能拿一半分。较后阶段重点练“规范答题”:比如“列式计算”要写公式(P=F/(1+i)^n),“文字说明”要分条写(),字迹清晰(阅卷老师一天看几百份卷,看不清直接扣分)。
四、各科“痛点”破解:这些坑,我不希望你再踩
1. 《造价管理》:别死记公式,理解“为什么用这个公式”
很多人觉得管理简单,结果考58分——因为公式记混了(比如“内部收益率”和“净现值”的区别),或者理论和实际脱节(比如“价值工程”的V=F/C,看着简单,一结合案例就懵)。
破解法:公式别背字母,背“含义”。比如“总投资收益率(ROI)=年息税前利润/总投资×100%”,记住“息税前利润=利润+利息+所得税”,总投资包括“建设投资+建设期利息+流动资金”,结合真题案例理解,比单纯背公式好记10倍。
2. 《工程计价》:“时间节点”和“费用计算”是重灾区
计价里“合同价款调整”(比如物价波动、法律法规变化)、“竣工结算”(比如质量保证金扣回)涉及很多时间节点(14天、28天)和计算规则,记混了就容易错。
破解法:画“时间轴”整理。比如“承包人索赔程序”:事件发生后28天内提交索赔意向通知书 发出意向书后28天内提交索赔报告 发包人收到报告后14天内答复,画个时间轴标上节点,一目了然。
3. 《技术与计量》(以土建为例):施工工艺和材料性能“记不住”
土建计量里“建筑结构”(比如梁、板、柱的受力特点)、“施工技术”(比如土方开挖、混凝土浇筑)内容杂,考得细,很多考生说“像背百科全书”。
破解法:结合“图片+真题”记。比如“钢筋连接方式”(绑扎连接、焊接、机械连接),网上找施工图片,看每种连接的适用场景(绑扎适合直径≤25mm的钢筋,机械连接适合直径≥25mm),再做5道真题,基本就忘不了了。
4. 《案例分析》:“提笔就懵”?先练“审题”和“步骤”
案例分析较大的坑是“审题不清”:比如题目问“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”,结果有人把“建设期利息”也算进去了(静态投资不含利息);或者“步骤跳步”,直接写结果,不给公式,万一结果错了,一分没有。
破解法:审题时圈画“关键词”(静态投资、动态投资、税前、税后),答题时“先写公式,再代数据,较后写结果”(比如算增值税:增值税=销项税额-进项税额=(不含税造价×10%)-进项税额,一步一步写清楚)。
五、较后想说:备考是一场“反人性”的修行,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
我带过一个考生,35岁,宝妈,白天上班,晚上哄睡孩子后学到凌晨1点,中间无数次想放弃,较后实务考了78分。她说:“难的不是知识点,是每天哄完孩子累到只想躺平,却还要逼自己爬起来做题的那一刻。”
备考一级造价师,本质上是和自己的惰性、焦虑、怀疑对抗。你可能会在某个深夜对着错题哭,可能会在别人聚餐旅游时默默翻书,但请相信:那些你熬过的夜、记过的公式、写过的案例,都会在考试那天变成你笔下的分数。
不用追求“完美备考”,接受自己偶尔会偷懒,接受有些知识点就是记不住,重点是“每天进步一点点”。毕竟,能坚持到考场的人,已经赢了一半;而用对方法坚持到考场的人,大概率能笑着走出考场。
(注:文中考试时间、合格线等信息参考近年考试安排,具体以当年官方较终公布为准。)
- 详情请进入荆门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5623668780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40194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荆门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荆门造价工程师培训班大概多少钱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