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考一级造价师,不是“死磕书本”就能过的硬仗,而是一场需要科学规划、精准发力、心态稳扎的持久战。尤其对在职考生来说,时间紧、任务重、知识点杂,盲目刷题或照搬经验往往事倍功半。黄石优路教育会从“认知准备分阶段策略各科突破避坑指南心态调整”五个维度,用较实在的方法帮你理清思路,哪怕零基础、时间少,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节奏。
优路教育推出的一级二级造价工程师课程,精心打造资料库,重点、考点、难度一网打尽,课上案例特训,课下全面资料补习,课程模块分类明确:冲刺强化+信息操练+考前点题;更有五位名师齐聚优路只为助您顺利考试(王玲、左红军、陈伟科、王双增、齐宝库),为你点对点分析课程重点,顺利造价工程师的考试。
选择优路,让您的备考一路畅通
14年建工领域培训经验,我们只为您的成功献力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品牌实力 |
|
特色教学 |
|
专属服务 |
|
就业推荐 |
诚信经营
全国200+分校
14年教学经验
|
|
实力师资
专职研发教辅
智能题库练题
|
|
专属班主任
管家式服务
专职教研答疑
|
|
推荐就业
优路人才网
实时工作推荐
|
黄石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备考前,先搞懂这3个“底层认知”(别让方向错了)
很多人一开始就闷头学,却连考试到底考什么、自己的基础怎么样都没搞清楚,结果浪费时间还打击信心。备考前,这几点必须想明白:
1. 一级造价师到底“难”在哪?
实话实说,它的难度不在“知识点有多深”,而在“内容太杂、考点太细、需要综合应用”。4个科目里:
《造价管理》:看似简单,实则考“理解+记忆”,比如资金时间价值、招投标流程,很多概念容易混淆;
《工程计价》:计算量较大,从投资估算到竣工结算,每个环节的公式、费率、调整方法都得吃透,一步错步步错;
《技术与计量》(分土建/安装/水利/交通4个专业):纯“知识点轰炸”,土建的施工工艺、安装的管道设备、水利的工程构造……需要大量记忆,还得结合实际工程场景;
《案例分析》:前面三科的“综合应用题”,一道题可能涉及计价的计算、管理的流程、计量的技术细节,需要“会用”而不是“会背”。
举个例子:案例分析里常考“索赔计算”,你得先从背景资料里找关键信息(比如哪方责任、延误几天、是否影响总工期),再套用计价里的费用计算规则,较后用管理里的合同条款判断是否成立——这就是“综合应用”的难点。
2. 你的“备考身份”决定学习策略
别盲目跟风“三个月过四科”的经验,别人可能是全职备考+本专业,你要是在职+跨考,照搬只会崩溃。先给自己贴标签:
全职备考:每天能学6-8小时,可采用“地毯式复习+高频刷题”,但注意别疲劳战;
在职备考:每天有效时间3小时以内,必须“抓重点+碎片化利用”,比如通勤时听考点音频,午休时刷10道选择题;
零基础/跨专业:先补“行业常识”,比如看不懂图纸的土建考生,先花一周时间学《建筑识图入门》,不然计量科等于天书;
二战/多战考生:别重复“从头再来”,重点复盘上次失败的科目,比如案例总差几分,就专门练“审题技巧+答题规范”。
3. 资料不在多,“精准”才有用
我见过太多考生买了十几本教材、几十套题库,结果到考试前,很多书连塑封都没拆。其实核心资料就这3样:
官方教材:别看它厚,每年新增/修改的内容(比如2024年计价科新增的“全过程工程咨询”考点)大概率是重点,必须啃透;
近5年真题:真题是“出题人给的复习范围”,尤其是案例分析,每年考点重复率很高(比如财务评价、方案比选几乎年年考);
1本靠谱的教辅:选那种带“考点精讲+例题解析+口诀总结”的,比如管理科的“资金时间价值”,用“现值终值互算口诀”比硬背公式好记10倍。
二、分阶段备考:从“小白”到“考场大神”的3步走(附时间规划)
备考较怕“前松后紧”或“一开始就冲刺”,科学的节奏应该是“循序渐进、层层递进”。以“在职备考,目标一年过四科”为例,分3个阶段:
头等阶段:基础夯实期(建议3-4个月)——“看懂、记住、会用基础考点”
核心任务:把教材过1-2遍,理解70%的基础知识点,掌握简单计算题。
每天时间分配:早上1小时(记管理/计价的概念、公式),晚上2小时(看教材+做章节题),周末每天额外加3小时(集中攻克计量科的技术难点)。
具体方法:
看教材时“边看边画”:用不同颜色的笔标“高频考点”(比如计价里的“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”)、“易错点”(比如管理里的“增值税计算基数”)、“计算公式”(单独整理成表格,贴在书桌前);
学完一章就做“章节题”:别贪多,每章做20-30道选择即可,重点看“错题解析”,搞懂“为什么错”(是概念不清还是计算失误);
计量科“图文结合”:比如土建的“混凝土工程”,对着教材上的施工流程图,自己画一遍“支模绑筋浇筑养护”的步骤,比干背文字记得牢。
避坑提醒:别一开始就听“冲刺课”,基础没打牢,技巧都是空谈。比如案例分析的“财务评价”题,如果你连“总成本费用=经营成本+折旧+摊销+利息”都记不住,老师讲再多答题模板也没用。
第二阶段:强化突破期(建议2-3个月)——“抓重点、练真题、提速度”
核心任务:聚焦高频考点,经过真题训练“解题思路”,提高答题速度(尤其是案例分析,3小时做6道大题,平均每道题30分钟,超时就答不完)。
重点抓“3科公共课”的高频考点:
管理:招投标程序(哪些必须招标、投标保证金金额)、合同条款(不可抗力责任划分)、资金时间价值(现值/终值/年金计算);
计价:投资估算方法(生产能力指数法)、工程量清单计价(综合单价构成)、竣工结算(偏差调整);
计量(以土建为例):建筑结构材料(钢筋的力学性能)、工程施工技术(地基处理方法)、工程计量规则(建筑面积计算)。
真题训练“3步法”:
1. 按科目刷近5年真题,严格计时(管理/计价/计量都是2.5小时,案例3小时);
2. 对答案时,不仅看“错了哪道”,更要标“这道题考的是教材哪一页的哪个考点”,统计“高频考点清单”;
3. 案例分析要“动手写”:很多人觉得“看懂答案就行”,但考试时提笔就忘步骤。比如“索赔题”,必须写出“索赔成立理由(依据合同第X条)索赔工期X天(因为影响关键线路)索赔费用X元(人材机管理费利润分别计算)”,步骤完整才能拿分。
第三阶段:冲刺模拟期(考前1个月)——“查漏补缺、模拟实战”
核心任务:用模拟题检验复习效果,回归教材看“易错点”,调整答题节奏。
每周做1套“全科模拟题”:按考试时间(比如周六上午考管理,下午考计价,就对应时间做),模拟真实考场环境(手机静音、不翻书);
重点看“错题本”和“高频考点清单”:把前两个阶段积累的错题再做一遍,尤其是“反复错的题”,必须搞懂根源;
案例分析“背答题模板”:比如“方案比选”题,答题模板:“比较指标(投资回收期/净现值)计算各方案指标值选择较优方案(净现值较大/投资回收期较短)”,按模板答题能避免漏点。
三、各科“痛点突破”:别人难啃的硬骨头,你这样啃(附具体方法)
每个科目都有“让人头大”的地方,针对性解决才能少走弯路:
1. 《工程计价》:计算太多记不住?——“公式分类+错题归类”
计价的公式又多又像,比如“价差调整”就有“调值公式法”“造价信息差额调整法”,很容易混。
方法:把公式按“场景”分类,比如“投资估算”“设计概算”“竣工结算”,每个场景下的公式整理成表格,标清“符号含义”(比如P0是基期价格,Pt是当期价格);
案例:“调值公式法”(P=P0(a0+a1A/A0+a2B/B0+...)),记住“a0是固定系数,a1+a2+...+an=1-A0”,再找一道真题代入数据算一遍,比背10遍公式有用。
2. 《技术与计量》:知识点太杂背不下来?——“抓大放小+口诀记忆”
计量科(尤其是土建)章节多(共10章),考点细(比如“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得短于45分钟”),全背不现实。
抓大放小:重点背“每年考3次以上的考点”(比如“民用建筑分类”“地基处理方法”),冷门考点(比如“古建筑构造”)考前看一眼就行;
口诀记忆:比如“墙体的构造措施”有“伸缩缝、沉降缝、圈梁”,编口诀“伸沉圈,墙不裂”,简单好记。
3. 《案例分析》:综合题没思路?——“先拆题,再串联”
案例分析的题干很长(有时一页纸),很多人看完就懵。
拆题:先看“问题”,带着问题读背景资料,圈出关键信息(比如“事件1:施工单位因设计变更停工5天”,马上想到“索赔”考点);
串联:把问题和前三科知识点挂钩,比如“计算该项目的总投资”,就对应计价科的“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”(建设投资+建设期利息+流动资金)。
四、备考较容易踩的5个坑(别让努力白费)
1. “教材看得懂,题却不会做”:看懂不代表掌握,必须“边学边练”,尤其是计价和案例,不动笔永远学不会;
2. “真题只做一遍”:真题至少刷2遍,头等遍找考点,第二遍练速度和答题规范;
3. “忽视答题格式”:案例分析要“分点作答、写清步骤”,比如计算结果没写单位(元/天),可能直接扣分;
4. “考前突击熬夜”:较后一周别熬夜,保持规律作息,不然考试时脑子转不动;
5. “和别人比进度”:有人说“我已经刷完1000题了”,你别慌,他可能正确率只有50%,你刷500题但正确率80%,效果更好。
五、心态崩了怎么办?——3个“接地气”的调整方法
备考是个漫长的过程,谁都有“学不进去、想放弃”的时候,分享几个亲测有用的方法:
“5分钟启动法”:不想学的时候,告诉自己“就学5分钟”,往往学进去就停不下来了;
“小目标奖励机制”:比如今天完成“案例2道大题”,奖励自己看一集剧(别贪多,1集就好);
“接受不完美”:别追求“所有知识点都学会”,一级造价师合格线是60%,抓住70%的重点,就能稳过。
备考一级造价师,难的不是知识点,而是“坚持用对方法”。把大目标拆成每天的小任务,比如“今天背5个公式+做10道题”,积累到考试那天,你会发现“原来自己也能做到”。较后提醒:考试政策可能会有调整,具体以官方较终公布为准。
- 详情请进入黄石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5623668780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40201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黄石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黄石造价工程师培训费多少钱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