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一级造价师真的不用死磕教材、刷爆题库!很多人备考时明明熬了无数个夜,较终却栽在“抓不住重点”“学了就忘”“案例题没思路”这三大坑里。武汉学天教育结合300+考生真实通关经验,从备考周期规划、核心科目突破、记忆方法革新、案例题高分套路四个维度,拆解能直接落地的复习技巧,帮你避开90%的无效努力,尤其适合在职备考、基础薄弱的考生。
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:建设工程造价管理,建设工程计价,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(土木建筑工程、安装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、水利工程),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。
报考条件
(一)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,均可申请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:
1、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(或高等职业教育)学历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;具有土木建筑、水利、装备制造、交通运输、电子信息、财经商贸大类大学专科(或高等职业教育)学历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。
2、具有经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(认证) 的工程管理、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;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。
3、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硕士学位或者第二学士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。
4、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博士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年。
5、具有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。
课程内容
根据造价工程师教材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题例进行详细的精讲,按章节提供专门的课后作业供学员进行练习。
(1)全面讲解基础知识,帮助学员吃透教材,时间充裕的学员提升效果尤其明显。
(2)前一轮复习要求精、准、全,切忌走马观花,争取不漏知识点仔仔细细地学习一遍,可以边学边做练习题,以此来检测自己对每一章节的复习结果。
(3)建议学员边学边做笔记,为后一轮的复习提供资料。这个时间段可能相对较长一些,千万不要着急,要按部就班的学习,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。
课程特色
1、小班授课学的精;2、线上课程辅助学;3、线下面授跟得上。特色服务:面对面授课线上+线下结合补强
武汉学天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别再盲目拼时间!科学规划比熬夜更重要
1. 3个月冲刺VS6个月稳扎:不同基础这样定周期
零基础/跨专业考生:建议至少预留6个月。前3个月打基础(每天2-3小时),后3个月强化冲刺(每天3-4小时)。我去年带的一个学员是会计转造价,一开始连“清单计价规范”都看不懂,硬是用6个月把四科全过了,关键就在于前期没贪快,把《造价管理》里的“造价构成”“工程经济”这些基础章节啃得特别透。
本专业/有工作经验考生:3-4个月足够。重点放在《案例分析》和《工程计价》的难点突破上,比如招投标流程、索赔计算这些和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内容,反而可以少花时间。
避坑提醒:别信“1个月过四科”的毒鸡汤!除非你是全职备考+超强基础,否则大概率是陪跑。
2. 三轮复习法:拒绝“学了后面忘前面”
头等轮(基础期):用思维导图搭框架。比如学《技术与计量(安装/土建)》时,先把“工程材料”“工程构造”这些大章节的逻辑理顺,再往里面填具体知识点(比如钢筋的强度等级、混凝土的配合比)。这一步不用追求记住所有细节,能说出“这个知识点在哪个章节,和前后什么内容有关联”就够了。
第二轮(强化期):抓“高频考点+错题”。历年真题里重复考的知识点(比如《造价管理》的“价值工程”“招投标程序”)必须吃透,错题要分类整理:是概念混淆(比如“暂列金额”vs“暂估价”)还是计算失误?前者回归教材原文,后者刻意练几道类似题型。
第三轮(冲刺期):模拟考试+查漏补缺。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近5年真题,尤其是《案例分析》,很多人平时做题不掐时间,考场上写不完答案。做完后对照答案分析“采分点”,比如问“索赔是否成立”,不仅要写“成立/不成立”,还要把“事件责任方”“是否在关键线路”这些理由写清楚,否则拿不到满分。
二、四科突破技巧:抓重点比啃全书更高效
1. 《造价管理》:理解+口诀记忆,别死背条文
这科看似抽象,其实考点很固定。比如“项目融资方式”“资金时间价值计算”“合同条款”这三大块每年占分超60%。记公式时可以编口诀,比如“有效利率=(1+名义利率/计息次数)^计息次数-1”,我当时记成“名义分身术,先加后乘再减一”,至今没忘。
避坑点:法律条文别逐字背!比如《招标投标法》里“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”,记住“施工单项合同200万以上、重要设备采购100万以上、勘察设计等服务50万以上”这三个数字,比背整段法条实用多了。
2. 《工程计价》:理清“费用构成”,计算是核心
这科的难点在“清单计价”和“设计概算/施工图预算”。建议从“工程造价构成”开始学,比如“分部分项工程费=∑(工程量×综合单价)”,综合单价里包含人工、材料、机械、管理费、利润,这些细节一定要清楚。
实战技巧:遇到计算题型,先写公式再代入数据。比如算“预备费”,基本预备费=(工程费用+工程建设其他费用)×费率,价差预备费要考虑涨价指数和年份,步骤写清楚,即使算错也能拿步骤分。
3. 《技术与计量》:按“模块”刷题,土建/安装各有侧重
土建专业:重点在“工程构造”“施工技术”“工程计量”。比如“民用建筑分类”“地基处理方法”“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”,这些内容可以结合现场图片或视频理解,比干看文字强10倍。
安装专业:管道、电气、通风空调是三大重点。记“管材型号”“设备安装规范”时,把相似知识点对比着记,比如“镀锌钢管vs无缝钢管”的适用场景,列个表格一目了然。
提分关键:真题里的“计量题”(比如算建筑面积、算混凝土体积)一定要动手算,很多人觉得“看懂了”就跳过,考场上一动手就错。
4. 《案例分析》:掌握“套路”比刷百题更有用
这科是“老大难”,但其实每道题都有固定答题模板:
索赔题:先判断“事件责任方”(业主/施工方/不可抗力),再看“是否影响工期”(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延误才影响工期),较后算费用和工期索赔。
结算题:记住“预付款扣回”“进度款支付”“竣工结算”的流程,尤其是“起扣点=合同总额-(预付款/主要材料比重)”这个公式,每年必考。
方案比选:用“净现值法”“内部收益率法”或“费用年值法”,步骤要写完整:画现金流量图列式计算比较结果得出结论。
血泪教训:别在考场上临时想思路!平时练真题时,强迫自己“看到题目先写答题框架”,比如问“招标程序是否妥当”,先列“发售招标文件时间 评标委员会组成 中标公示时间”等关键点,再对照题目找错误,这样既快又准。
三、在职备考没时间?碎片时间这样用才高效
1. “3个1小时”法则:把时间拆成小块
早通勤1小时:用“喜马拉雅”听考点音频(自己提前录好,比如《计价》的费用构成口诀),或看手机里存的思维导图图片。
午休1小时:做20道选择题(用“万题库”“金考典”等APP,错题自动记录),重点练《管理》《计价》的概念题。
晚8-10点:整块时间攻克难点,比如学《案例分析》的一道大题,或整理当天的错题笔记。
亲测有效:我去年备考时,每天地铁上听“索赔程序”,听了20天,考场上看到索赔题直接条件反射出答题步骤。
2. 拒绝“假努力”:这3件事别做
别抄全书笔记!只记“易混点”和“自己总错的知识点”,比如“清单项目特征vs工作内容”的区别,写在活页本上,随时翻看。
别刷模拟题!真题至少刷3遍,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,容易误导思路。
别和别人比进度!有人3个月学完一轮,有人5个月才学完,只要按自己的计划走,扎实较重要。
四、记不住知识点?试试“场景记忆法”
很多人抱怨“知识点太多,记了又忘”,其实是没找到关联点。比如记“混凝土强度等级C30”,可以联想“施工现场打柱子时,监理要求试块强度必须达到C30,否则不能拆模”,把抽象的数字和具体场景结合,记忆会更深刻。
再比如《管理》里的“项目生命周期”,可以对应自己参与过的项目:“决策阶段(老板拍板做这个项目)设计阶段(设计院出图纸)施工阶段(工地干活)验收阶段(甲方来检查)”,用自己熟悉的事情当“锚点”,比死记硬背快10倍。
较后想说,一级造价师考试难的不是知识点本身,而是“坚持”和“方法”。我见过太多人学到一半放弃,也见过有人用对技巧快速通关。把大目标拆成“今天学完2个章节”“这周搞定索赔题”这样的小任务,一步一步来,你会发现:原来经过考试,真的没那么难。
(注:文中涉及的考试政策及科目重点,以官方较终公布为准。)
- 详情请进入武汉学天教育
- 咨询电话:15623668780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40213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武汉学天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武汉一级造价工程师难度大吗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