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级造价师备考时长没有标准答案,通常建议零基础考生预留6-8个月,有基础考生3-5个月,具体需结合每日学习时长、专业基础和自律性调整。备考看书的核心在于「精准定位考点+搭建知识框架+高频错题复盘」,绝非盲目啃书。武汉学天教育将拆解不同基础考生的备考周期规划,并提供可落地的三阶看书法,帮你避开“假努力”陷阱。
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:建设工程造价管理,建设工程计价,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(土木建筑工程、安装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、水利工程),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。
报考条件
(一)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,均可申请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:
1、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(或高等职业教育)学历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;具有土木建筑、水利、装备制造、交通运输、电子信息、财经商贸大类大学专科(或高等职业教育)学历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。
2、具有经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(认证) 的工程管理、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;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。
3、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硕士学位或者第二学士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。
4、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博士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年。
5、具有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。
课程内容
根据造价工程师教材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题例进行详细的精讲,按章节提供专门的课后作业供学员进行练习。
(1)全面讲解基础知识,帮助学员吃透教材,时间充裕的学员提升效果尤其明显。
(2)前一轮复习要求精、准、全,切忌走马观花,争取不漏知识点仔仔细细地学习一遍,可以边学边做练习题,以此来检测自己对每一章节的复习结果。
(3)建议学员边学边做笔记,为后一轮的复习提供资料。这个时间段可能相对较长一些,千万不要着急,要按部就班的学习,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。
课程特色
1、小班授课学的精;2、线上课程辅助学;3、线下面授跟得上。特色服务:面对面授课线上+线下结合补强
武汉学天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备考时长:别被“3个月上岸”误导,这张时间表更靠谱
较近总刷到“在职3个月过造价”的经验帖,但后台却有考生留言:“跟着学了两个月,计价第三章还没捋明白”。备考时长的本质是「有效学习时间×效率」的乘积,盲目照搬别人的进度只会徒增焦虑。
(1)三类考生的黄金备考周期
零基础小白(跨专业/非工程类):建议6-8个月。每天保证3-4小时,优先攻克《造价管理》和《工程计价》的基础概念,比如增值税计算、工程造价构成等,这部分内容直接影响案例分析的理解。
业内新人(造价专业毕业/工作1-3年):3-5个月足够。可跳过部分基础章节,重点突破《技术与计量》的施工工艺(比如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流程)和案例分析的算量套价题。
资深从业者(5年以上经验):2-3个月冲刺。利用工作经验主攻薄弱环节,比如近年新增的BIM、全过程工程咨询等考点,以及容易丢分的招投标案例题。
提醒:去年有个考生仗着自己是造价咨询公司的,考前1个月才开始刷题,结果案例分析差3分。实务能力≠应试能力,别高估自己对教材考点的敏感度。
(2)较容易被忽略的“隐性时间成本”
教材改版:2024年教材新增了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相关内容,如果你用旧教材复习,后期至少要花1周时间补新知识点。
错题返工:一道算量题算错三次,每次都要重新梳理计算规则,这比做新题更耗时。建议准备活页错题本,按“错误类型”分类(公式记错/漏项/理解偏差)。
心态调整:备考到第4个月时容易进入瓶颈期,有考生会停滞半个月刷题效率下降,建议每周留半天“弹性时间”,避免过度消耗。
二、三阶看书法:从“看不懂”到“记得牢”,每一步都有落脚点
头等阶段:用“目录法”搭建知识骨架(1-2个月)
很多人拿到教材就从头等页开始啃,结果看了100页还不知道这本书讲什么。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先做“减法”:
1. 对照近3年真题考点分布,在目录上标注星级(为高频考点,如《计价》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)。
2. 用思维导图梳理章节逻辑,比如《管理》中“项目融资”这章,可按“融资方式优缺点适用范围”画树状图。
3. 每天睡前花10分钟回忆当天章节的3个核心公式/概念,想不起来立刻翻书,重复3次就能记住。
案例:《技术与计量(安装)》的“管道工程”章节,先记住“管材选用连接方式防腐绝热”这条主线,再往里面填充具体知识点(比如PPR管适用于冷热水管,不宜用于消防管道)。
第二阶段:用“真题反推法”锁定必考点(2-3个月)
教材有400多页,但每年真正考的核心考点不超过150个。把真题当“探测器”,你会发现很多重复考的“老熟人”:
1. 近5年真题至少做2遍:头等遍按章节做,标记每个选项对应的教材页码;第二遍按套卷做,计时训练答题速度。
2. 总结“出题挖坑点”:比如《案例分析》算增值税时,要注意“甲供材是否计入销售额”;《计价》的“不可抗力费用承担”,永远是发包人承担工程本身损失,承包人承担施工机械损失。
3. 教材和规范冲突时以规范为准:比如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》GB50500-2013,教材有时会滞后,遇到争议点直接查较新规范条文。
提醒:别买模拟题!90%的模拟题质量不如真题,去年有考生刷了某机构的押题卷,结果案例分析考的“设计概算审查方法”,模拟题里根本没出现过。
第三阶段:用“场景记忆法”应对实务难题(考前1个月)
案例分析是很多人的噩梦,其实可以把书本知识转化为“工作场景”:
看到“索赔”题,就想自己是施工方造价员,怎么列索赔事件、计算工期和费用(注意区分“关键线路延误”和“非关键线路延误”)。
算量题记不住规则?拿一张户型图,对照教材一步步算建筑面积(比如阳台是算全面积还是半面积),比死记条文更有效。
每天做1道完整案例题,写清计算过程(去年有考生因为步骤省略太多,明明结果对了却被扣步骤分)。
三、避坑指南:这些“伪经验”正在浪费你的时间
1. “教材要背到一字不差”:大错特错!比如《管理》中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,记住矩阵式、直线式的优缺点就行,没必要背定义原文。
2. “视频课看3遍就能会”:视频是辅助,听懂≠会做。建议倍速看基础课,重点章节(如《计价》的招投标流程)看完立刻做3道题检验。
3. “考前突击押题”:押题只能锦上添花,去年某机构押中了2道选择题,结果有人只看押题没看书,较后还是差10分。
较后想说:备考就像砌墙,每天垒的砖虽然不起眼,但6个月后就是一堵高墙。别纠结“别人复习得快”,按自己的节奏走,把每个考点吃透比赶进度更重要。毕竟,一级造价师证书考的不是智商,而是坚持和方法。
(注:文中备考周期及学习方法基于历年考生经验总结,具体考试政策及教材内容请以官方较终公布为准。)
- 详情请进入武汉学天教育
- 咨询电话:15623668780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40214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武汉学天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武汉一级造价工程师培训哪个机构好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