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是造价师考试里的“拦路虎”——题量大、考点碎、综合性强,每年都有考生走出考场说“题没做完”“算错数”“看漏条件”。其实案例分析拿分没那么难,关键是要避开“无效努力”,用对方法。九江优路教育结合3次备考(没错,前两次都栽在案例上)的血泪经验,总结了审题抓关键、答题踩采分点、高频考点突击、时间分配、避坑指南5大实用技巧,每个技巧都配了真题例子和具体步骤,看完你就能直接套用,帮你把会的题都得分,不会的题多拿分。
优路教育推出的一级二级造价工程师课程,精心打造威望资料库,重点、考点、难度一网打尽,课上案例特训,课下全面资料补习,精准押题信息,90%以上经过率。课程模块分类明确:冲刺强化+信息操练+考前点题;更有五位名师齐聚优路只为助您经过考试(王玲、左红军、陈伟科、王双增、齐宝库),为你点对点分析课程重点,快速经过造价工程师的考试。
选择优路,让您的备考一路畅通
14年建工领域培训经验,我们只为您的成功献力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品牌实力 |
|
特色教学 |
|
专属服务 |
|
就业推荐 |
诚信经营
全国200+分校
14年教学经验
|
|
实力师资
专职研发教辅
智能题库练题
|
|
专属班主任
管家式服务
专职教研答疑
|
|
推荐就业
优路人才网
实时工作推荐
|
九江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审题:别让“看错题”毁了3小时
案例分析头等道坎不是“会不会做”,是“有没有看懂题”。我第二次考试时,有道“建设期利息计算”的题,因为没看到“半年计息快速”,直接按年计息算了,整道题白忙活。后来复盘发现,80%的计算错误都来自“审题漏条件”。
3步精准审题法,让你不再踩坑:
1. 圈画“题眼”:拿到题先花1分钟通读,用铅笔圈出关键信息——比如“计算基数(分部分项工程费/人工费)”“计息方式(单利/复利)”“工期(日历天/工作日)”“责任方(业主/施工方/不可抗力)”。
真题例子:2022年真题“某工程清单计价”题,问题是“计算安全文明施工费”,题目里明确写“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5%计取”,但很多人会习惯性按“人工费+机械费”算,就是没圈画“计算基数”这个题眼。
2. 反向验证“问题”:看完题别急着算,先看问题问什么——比如问“索赔工期和费用”,就回头在题干里找“事件责任方”“延误天数”“是否影响关键线路”;问“综合单价调整”,就找“工程量偏差是否超15%”“投标报价是否偏离基准价”。
小技巧:把问题序号标在对应的题干段落旁,比如问题1对应“事件1”,问题2对应“事件2”,避免答串题。
3. 预判“陷阱”:案例分析的出题人就喜欢“埋雷”,比如“含税/不含税”“是否包含暂列金额”“单位是否统一(万元/元)”。看到这些词时,在旁边打个“?”,算完后回头检查。
我踩过的坑:算增值税时,题目给的“材料费”是“含税价”,我直接用含税价乘以税率,结果忘了先除税,白白丢了5分。
二、答题步骤:按“采分点逻辑”写,阅卷老师想给你分
很多人觉得“案例分析只要结果对就行”,大错特错!案例分析是“按步骤给分”,就算结果错了,公式对、步骤对,也能拿60%的分。阅卷老师一天看几百份卷,根本没时间找你的“隐藏步骤”,必须把采分点“摆到明面上”。
“四步答题法”,让采分点一目了然:
1. 先判断“考点”:看到问题先想“考哪个知识点”——比如“计算合同价款调整”,考点就是“工程量偏差调整”“物价波动调整”“索赔调整”;“方案比选”,考点就是“净现值”“内部收益率”“总费用法”。
示例:问题“事件2能否索赔工期?说明理由”,考点就是“索赔成立条件”(非承包方责任、造成实际损失、在索赔有效期内)。
2. 列“公式/依据”:写清计算的公式或判断的依据,这是较容易拿分的步骤。比如算“建设期利息”,必须写“各年应计利息=(年初借款本息累计+本年借款额/2)×年利率”;判断索赔,写“根据《标准施工招标文件》,因业主原因导致的延误,承包方可以索赔工期和费用”。
3. “代入数据”分步算:别直接写“结果=XXX”,要把数据代入公式一步步算。比如算“分部分项工程费”,写“分部分项工程费=Σ(清单工程量×综合单价)=2000m³×300元/m³+1500m²×200元/m²=60万+30万=90万元”。
划重点:数据带单位!“2000m³”“300元/m³”,单位错了可能直接扣1分。
4. “结论”单独写:较后用“因此”“综上”引出结论,比如“因此,事件2可索赔工期2天,费用1.5万元”“该方案的净现值为120万元,优于方案B”。
反例vs正例:
反例(丢分版):“索赔2天,1.5万”(没理由、没步骤,阅卷老师看不懂怎么来的,较多给1分)。
正例(得分版):“事件2因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延误(责任方),导致关键工作停工2天(影响工期),根据索赔成立条件,可索赔工期2天;费用=人工窝工费50人×100元/天×2天+机械闲置费2台×500元/天×2天=1万+0.5万=1.5万元。因此,索赔工期2天,费用1.5万元。”(步骤全、采分点清晰,就算计算错了,理由和公式分也能拿)。
三、高频考点:抓准“性价比较高”的3大模块
案例分析6道题,知识点覆盖广,但有3个模块每年必考,且占分超60%,吃透它们,就能稳拿及格分。
模块1:工程计量与计价(每年2-3题,占30-40分)
核心考点:清单计价构成(分部分项+措施+其他+规费+税金)、综合单价调整(工程量偏差±15%)、预付款/进度款/结算款计算。
记忆技巧:
清单计价构成:“分措其规税”(分部分项工程费、措施项目费、其他项目费、规费、税金),按顺序记,别漏项。
综合单价调整:当工程量增加15%以上,增加部分的综合单价调低(用基准价);减少15%以上,剩余部分综合单价调高(用投标价或基准价,取高者)。
真题例子:某清单项目招标工程量1000m³,投标综合单价300元/m³,实际工程量1200m³(增加20%>15%),则调整后综合单价=300×(1-15%)=255元/m³(假设承包人报价浮动率15%),结算价款=1000×1.15×300+(1200-1000×1.15)×255=34.5万+1.275万=35.775万元。
模块2:施工方案与索赔(每年1题,占15-20分)
核心考点:索赔成立条件(3个)、工期索赔计算(关键线路法)、费用索赔构成(人工窝工/机械闲置/管理费/利润)。
踩分关键:
工期索赔:先找关键线路(持续时间较长的线路),看事件是否在关键线路上,非关键线路要看“总时差是否大于延误时间”(总时差≥延误,不赔工期;总时差<延误,赔延误-总时差)。
费用索赔:业主责任(设计变更、指令错误等)赔“工期+费用+利润”;不可抗力(地震、暴雨等)赔“工期”,各自损失各自承担;承包方责任(施工不当、设备故障等)不赔。
模块3:资金时间价值计算(每年1题,占10-15分)
核心考点:现值(P)、终值(F)、年金(A)的换算,净现值(NPV)、内部收益率(IRR)计算。
公式速记:
已知A求P:P=A×[(1+i)ⁿ-1]/[i(1+i)ⁿ](普通年金现值系数)
已知A求F:F=A×[(1+i)ⁿ-1]/i(普通年金终值系数)
小提醒:考试会给系数表,不用死记公式,重点练“画现金流量图”——横轴是时间(年/半年),纵轴是现金流入(向上箭头)和流出(向下箭头),标清金额和时点,不容易算错。
四、时间管理:3小时答6道题,这3个节点必须卡住
案例分析3小时(180分钟)做6道题,平均每道题30分钟,但前3道题(基础题)简单,后3道题(综合题)难,必须“抓易放难”,别在难题上死磕。
我的时间分配表(亲测有效):
0-45分钟:做第1、2题(通常是投资估算、清单计价,送分题),每道题控制在20-25分钟,较多不超过25分钟。
45-105分钟:做第3、4题(索赔、方案比选),每道题30分钟,这部分是中档题,尽量拿满分。
105-165分钟:做第5、6题(结算、综合案例),难题,每道题30分钟,不会的小问先跳过,把会的步骤写上(比如列公式、写依据),别空题。
165-180分钟:检查!重点看“单位是否统一”“公式是否列对”“结论是否写清”,尤其是前3道基础题,别因为粗心丢分。
血泪教训:我第快速考试时,第5题(结算题)卡了40分钟,导致较后1道题只剩10分钟,会做的也没时间写,直接丢了20分。后来学乖了,遇到3分钟没思路的小问,立刻标“?”跳过,较后回头做,反而效率更高。
五、避坑指南:阅卷老师“较讨厌”的5种答题方式
就算知识点会,答题方式不对,也可能“白做功”。我问过参与阅卷的学长,总结了5个“扣分重灾区”,一定要避开:
1. 字迹潦草,看不清数字:案例分析有大量计算,数字写得潦草(比如“0”和“6”分不清,“5”和“8”像一团),阅卷老师直接按错处理。建议用0.5mm黑色签字笔,数字写工整,小数点后保留两位(题目要求除外)。
2. 只写结果,不写公式/步骤:比如算“预备费”,直接写“预备费=50万”,没写“基本预备费=(工程费用+工程建设其他费)×费率=(1000+200)×5%=60万”,就算结果对了,也可能被扣步骤分(公式分占30%-50%)。
3. 单位写错或漏写:“万元”写成“元”,“m³”写成“m²”,这种低级错误较可惜。算完后花5秒检查单位,比如题目问“万元”,结果算出来是“50000元”,记得换算成“5万元”。
4. 步骤跳跃,逻辑断层:比如算“增值税”,直接用“(分部分项+措施+其他)×9%”,跳过“不含税造价=分部分项+措施+其他+规费”,阅卷老师可能看不懂你的计算基数怎么来的,酌情扣分。
5. 答非所问,堆砌知识点:比如问题问“索赔费用”,结果写了一堆“工期索赔”的理由,就算写得再对,也拿不到分。答题前一定再看一遍问题,问什么答什么。
案例分析确实难,但比“难”更可怕的是“用错方法”——与其盲目刷题,不如把这些技巧练熟:审题时圈画关键信息,答题时按“考点-公式-数据-结论”四步走,时间上卡住3个节点,避开5个扣分坑。我第三次备考时,就靠这些方法把案例分析从72分提到了95分(没错,前两次都是差几分及格,真的很崩溃)。
记住,案例分析考的不是“会不会”,是“能不能把会的都拿到手”。现在开始,用真题练技巧,每道题都按考试标准写步骤,到考场你会发现:原来拿分真的没那么难。
- 详情请进入九江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40385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九江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九江一级造价师含金量高吗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