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考造价师到底需要多长时间?这是几乎所有考生都会问的头等个问题。根据历年考生反馈和官方考试要求,零基础考生备考全科(4科)通常需要6-9个月,有工程基础的考生建议预留4-6个月,在职考生每天保证3小时学习的话,备考周期需延长20%-30%。但这个时间不是绝对的,它会像橡皮筋一样,被你的基础、效率和方法不断拉伸或缩短。今天这篇文章,?南昌学天教育就来拆解这个"时间谜题",帮你找到较适合自己的备考节奏。
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:建设工程造价管理,建设工程计价,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(土木建筑工程、安装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、水利工程),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。
报考条件
(一)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,均可申请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:
1、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(或高等职业教育)学历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;具有土木建筑、水利、装备制造、交通运输、电子信息、财经商贸大类大学专科(或高等职业教育)学历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。
2、具有经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(认证) 的工程管理、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;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。
3、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硕士学位或者第二学士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。
4、具有工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门类博士学位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年。
5、具有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,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年限相应增加1年。
课程内容
根据造价工程师教材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题例进行详细的精讲,按章节提供专门的课后作业供学员进行练习。
(1)全面讲解基础知识,帮助学员吃透教材,时间充裕的学员提升效果尤其明显。
(2)前一轮复习要求精、准、全,切忌走马观花,争取不漏知识点仔仔细细地学习一遍,可以边学边做练习题,以此来检测自己对每一章节的复习结果。
(3)建议学员边学边做笔记,为后一轮的复习提供资料。这个时间段可能相对较长一些,千万不要着急,要按部就班的学习,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。
课程特色
1、小班授课学的精;2、线上课程辅助学;3、线下面授跟得上。特色服务:面对面授课线上+线下结合补强
南昌学天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影响备考时间的3个核心变量
(1)专业基础:决定起跑速度
纯小白选手(非工程专业/零基础):需要从《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》的建筑材料、施工工艺学起,相当于重新入门一个专业,建议比有基础考生多预留30%时间。比如别人看3遍书能懂的造价构成,你可能需要结合图纸、现场视频辅助理解。
工程相关从业者(施工/设计/监理):优势在《技术与计量》和《案例分析》的实务部分,但《造价管理》的财务评价、《工程计价》的清单规范仍需系统学习,别高估自己的"行业经验"。
造价从业者:每天都在用计价软件、算量规则,这部分考生可以把重心放在《造价管理》的理论考点和《案例分析》的答题规范上,但注意:工作经验≠应试能力,每年都有造价师实务翻车的"老造价"。
(2)每日有效学习时长:别被"打卡时长"骗了
很多考生喜欢晒"今日学习8小时",但真正的有效学习时间可能只有3小时。这里有个残酷的计算公式:
有效学习时间=坐在书桌前的时间 × 专注度 × 方法效率
在职考生常见误区:下班后学到凌晨,看似刻苦,实则大脑在23点后效率下降50%,不如早起2小时高效学习。
全职考生注意:每天学习不宜超过6小时(纯专注时间),超过这个阈值会出现"边际效应递减",反而容易遗忘。
(3)报考科目组合:2年滚动期的科学规划
造价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滚动管理,合理搭配科目能大幅节省时间:
推荐组合1(零基础/在职):头等年考《造价管理》+《工程计价》(偏理论,记忆内容多),第二年考《技术与计量》+《案例分析》(偏实务,需要计算)
推荐组合2(有基础/全职):可以尝试全科报考,但建议优先保证《案例分析》经过,因为这科是"拦路虎",每年经过率比其他科目低10%-15%。
二、不同类型考生的备考时间分配表(以全科为例)
(1)零基础在职考生(每天3小时)
基础阶段(3-4个月):
头等遍精讲课:每天1.5小时看视频(推荐先听《造价管理》打基础),0.5小时做章节题,1小时整理笔记(用思维导图梳理公式体系,比如资金时间价值的6个公式必须手写3遍以上)
重点突破:《技术与计量》的施工工艺部分,建议配合《建筑施工规范图解》这类工具书,把"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"等抽象内容转化为图文记忆。
强化阶段(2-3个月):
真题训练:近5年真题至少做2遍,头等遍掐时间模拟,第二遍分析错题考点(比如《工程计价》中"措施项目费的计算"每年必考,要总结出参数法、综合单价法的适用场景)
案例分析专项:每天至少做1道案例题,先自己写步骤,再对照答案找采分点(注意:案例答题要写清公式和计算过程,直接写结果会扣分)。
冲刺阶段(1个月):
模拟考试:每周2套模拟卷,严格按照考试时间(上午9:00-11:30,下午14:00-17:00),培养生物钟
记忆冲刺:用"高频考点手册"集中突破易混淆点,比如《造价管理》中"NPV与IRR的区别"、"盈亏平衡分析的计算基数"。
(2)有基础全职考生(每天5小时)
这类考生可以压缩基础阶段时间,重点放在实务应用和答题速度上:
《案例分析》至少做10道以上不同类型的真题(投资估算、方案比选、招投标、索赔、结算各2道),注意总结"套路":比如索赔题头等步先判断责任方,第二步计算工期/费用损失,第三步注意是否有窝工费的计算。
利用碎片时间记忆《造价管理》的法律条文(比如招投标法的时间节点:自招标文件发出至投标截止不得少于20天),可以做成手机壁纸随时看。
三、较容易浪费时间的3个坑,90%的人都踩过
(1)"完美主义"式笔记:抄书3小时,记住3句话
见过太多考生把笔记做成"艺术品",彩色标注、图文并茂,但翻开一看全是教材原文的复制粘贴。笔记的核心是"提炼"而非"复制",比如记"价值工程V=F/C"时,只需要写:V>1(功能过剩或成本偏低)、V=1(较佳状态)、V<1(功能不足或成本过高),再配上1个简单例题,比抄一页书有用10倍。
(2)盲目刷题不总结:做了5000题,错的还是那500题
真题确实要做,但更重要的是建立错题本,按"考点分类"而非"题号顺序"整理。比如把所有涉及"清单计价规范"的错题归为一类,你会发现常错的可能都是"项目特征描述不符"、"暂估价与暂列金额的区别"这类高频考点,集中突破比盲目刷题效率高3倍。
(3)忽视"隐性时间成本":等教材、等新课、等押题
每年都有考生等到新教材出版(通常5月)才开始学习,白白浪费3个月黄金时间。其实90%的核心考点每年变化不大,完全可以用旧教材先学《造价管理》《工程计价》的基础章节,等新教材出来后再重点看变化部分(每年变化内容约占10%-15%)。至于"押题",较多只能作为冲刺补充,把宝押在这上面的考生,大多成了来年的"回锅肉"。
四、3个能帮你节省50%时间的备考技巧
(1)用"费曼技巧"检验学习效果
学完一个知识点后,尝试用"给外行讲明白"的方式复述。比如学完"工程量清单计价",你能不能用三句话讲清楚:清单由谁编?(招标人)投标人填什么?(综合单价)结算时按什么调整?(实际工程量与清单量偏差超过15%时调整综合单价)。能做到这一点,说明你是真的理解了,而不是死记硬背。
(2)把公式做成"错题伴侣"
造价师考试涉及大量公式,死记硬背很容易混淆。建议把每个公式和对应的错题绑定记忆,比如《案例分析》的"进口设备抵岸价"计算,你可以在公式旁边贴一道错题的关键步骤,下次看到公式就想起错题,看到错题就想起公式应用场景。
(3)利用"场景化记忆"攻克难点
《技术与计量》里的施工工艺很难记?试试把自己代入场景:比如"钢筋绑扎",你可以想象自己在工地,头等步清表、第二步弹线、第三步摆受力筋、第四步放分布筋……配合现场施工视频(B站上很多免费资源),比单纯看文字快10倍理解。
备考造价师就像跑马拉松,重要的不是一开始冲多快,而是能否保持稳定的节奏跑到终点。6个月也好,9个月也罢,真正决定你能否经过的,是每天那2-3小时的专注和坚持。记住:每个深夜在书桌前啃公式的你,每个周末拒绝聚会刷题的你,都在为明年拿到证书的自己铺路。与其纠结时间够不够,不如现在就打开教材——较好的开始时间,永远是当下。
(注:以上备考时间规划基于历年考试情况分析,具体学习周期需结合个人实际调整。考试政策及内容如有更新,请以官方较终公布为准。)
- 详情请进入南昌学天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40425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南昌学天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南昌一级造价师培训机构哪家好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