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造价工程师考试被称为"工程界的注册会计师",每年超百万考生报名,经过率却常年维持在10%-15%。作为一名三战才上岸的"过来人",我太懂那种抱着一摞教材无从下手、刷题到凌晨却越错越多的焦虑。这篇文章会把我踩过的坑、总结的干货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——从心态调整到资料选择,从各科突破技巧到考前救命锦囊,保证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"硬通货",帮你少走至少一半弯路。
优路教育推出的一级二级造价工程师课程,精心打造资料库,重点、考点、难度一网打尽,课上案例特训,课下全面资料补习,课程模块分类明确:冲刺强化+信息操练+考前点题;更有五位名师齐聚优路只为助您顺利考试(王玲、左红军、陈伟科、王双增、齐宝库),为你点对点分析课程重点,顺利造价工程师的考试。
选择优路,让您的备考一路畅通
14年建工领域培训经验,我们只为您的成功献力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品牌实力 |
|
特色教学 |
|
专属服务 |
|
就业推荐 |
诚信经营
全国200+分校
14年教学经验
|
|
实力师资
专职研发教辅
智能题库练题
|
|
专属班主任
管家式服务
专职教研答疑
|
|
推荐就业
优路人才网
实时工作推荐
|
荆州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先破后立:这些"备考幻觉"正在毁掉你
刚开始复习时,我总陷入一种"努力的假象":每天雷打不动坐在书桌前8小时,教材划得五颜六色,真题却一道没做;跟风买了十几本教辅,结果每本都只翻了前50页。后来才明白,无效努力比不努力更可怕。
1. 别被"幸存者偏差"骗了
刷小红书时总看到"3个月零基础过造价"的帖子,评论区一堆人求攻略。但你不知道的是,这些博主可能本科就是工程管理专业,或者每天能学12小时,更别说还有些是机构营销号。普通人备考,至少要留足8-10个月,尤其是在职考生,别拿自己的时间赌小概率事件。
2. "完美计划"不如"完成计划"
我一战时花了整整一周做Excel计划表,精确到每小时学什么,结果执行第三天就因为加班打乱节奏,索性摆烂到考试。后来才悟到:计划要给意外留余地,比如把"每天学4小时"改成"每周累计20小时",灵活调整反而更容易坚持。
3. 别把"听课"当"学会"
很多人喜欢倍速刷网课,觉得听完课就等于掌握了知识点。但造价工程师考试全是"挖深坑"的题,比如《工程计价》里的"清单计价规范",老师讲的时候觉得懂了,自己做题时连题干里的"暂列金额"和"暂估价"都分不清。记住:能闭着眼睛画出思维导图,才算真的理解。
二、资料极简主义:这3类就够了
备考资料不在于多,而在于精。我前两次考试买了一堆"押题卷""密训课",较后发现较有用的还是这些基础资料:
1. 官方教材+历年真题(核心中的核心)
教材:认准中国计划出版社的官方教材,每年5月左右更新,别用旧版!尤其是《技术与计量》,每年都会新增不少规范条文。
真题:近5年的真题至少刷3遍。头等遍按章节做,第二遍按套卷计时做,第三遍只做错题。我二战时把2018-2022年的案例分析题手写了两遍,考场上看到类似题型直接条件反射。
2. 1套教辅+1个网课(辅助理解)
教辅:推荐《通关宝典》系列,知识点总结得很清晰,尤其是《造价管理》里的公式,它会用表格对比记忆,比自己整理省时间。
网课:别贪多,选1个老师跟到底。管理听陈江潮(幽默好记),计价听李娜(逻辑清晰),案例听王英(步骤讲得细)。重点章节建议1.2倍速听2遍,比如计价的"工程招投标"和案例的"索赔计算"。
3. 自制笔记(个性化记忆工具)
准备活页本,按"知识点框架+易错点+公式推导"分类记录。比如《技术与计量(安装)》里的"管道工程",我画了20多张系统图,把各种管材的连接方式、适用场景标在旁边,考前翻一遍比看教材效率高10倍。
三、分科目突破:抓住"性价比较高"的得分点
造价工程师考4科:《造价管理》《工程计价》《技术与计量》(土建/安装/水利/交通)《案例分析》。各科特点不同,复习策略也要差异化:
1. 《造价管理》:理解+口诀记忆
这科看似简单,实则暗藏陷阱。比如"资金时间价值"的计算,公式不难,但题干里的"名义利率"和"有效利率"经常让人掉坑。
得分重点:第4章(工程经济)、第6章(工程合同管理),占分超50%。
记忆技巧:把易混知识点编成口诀,比如"招投标程序:招标准备-公告发售-资格审查-开标评标-中标签约",我记成"招呼资格开中"(谐音"招呼资格看中")。
2. 《工程计价》:吃透原理+拒绝死记
这科计算量很大,光"工程量清单计价"就有N个公式。但千万别死记公式,要理解原理。比如"综合单价"的组成,记住"人材机管利风"(人工、材料、机械、管理费、利润、风险),遇到具体题目往里套就行。
避坑提醒:注意"清单量"和"定额量"的区别,每年都有考生在这两个概念上栽跟头。
3. 《技术与计量》:构建知识体系+抓大放小
土建专业的考生注意了,这科内容又多又杂,从"工程地质"到"施工技术",简直是"百科全书"。
复习方法:用思维导图搭建框架,比如"建筑结构"分为"民用建筑""工业建筑""特种结构",每个类别下再细分材料、构造、受力特点。
取舍策略:第3章(工程材料)和第4章(工程施工技术)占分60%,优先攻克;冷门章节如"工程计量规范",熟悉常考条目即可,别钻牛角尖。
4. 《案例分析》:动手写+踩点得分
这科是"拦路虎",很多人前面三科都过了,栽在案例上。秘诀就一个:动手写! 别光看答案,自己拿张纸从头到尾算一遍,尤其是"投资估算""方案比选""索赔计算"这3道必考题。
答题技巧:按步骤写,哪怕结果算错了,过程对了也能拿分。比如算"增值税",先写公式"销项税额=销售额×税率",再代入数据,清清楚楚。
四、冲刺阶段:较后30天这样提分较有效
考前一个月,别再啃新书、做新题了,把时间花在"刀刃"上:
1. 真题错题复盘
把之前的错题按"知识点分类",比如《计价》的错题分为"投资估算""设计概算""施工图预算"等,集中攻克高频错题点。我当时整理了100道案例分析错题,考前每天做5道,考场上真遇到了类似的索赔题。
2. 模拟考试+时间管理
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2-3套模拟卷(用近2年真题代替也行),训练答题节奏。案例分析共6道题,建议每道题控制在30分钟内,遇到卡壳的先跳过,别因小失大。
3. 公式和知识点默写
把各科公式、高频考点写在A4纸上,每天早晚各默写一遍。比如《管理》的"价值工程公式V=F/C",《计价》的"偏差分析CV=BCWP-ACWP",写多了自然就记住了。
五、过来人的叮嘱:这些"细节"决定成败
计算器:提前买好考试专用计算器(带根号、多次方功能),考前练熟操作,别到考场才发现不会用。
答题卡:案例分析是手写答题,字可以不好看,但一定要清晰,尤其是数字和小数点,别让阅卷老师猜。
心态:考前失眠很正常,我三战时考前一晚只睡了3小时,靠喝黑咖啡硬撑,结果反而比前两次发挥好。记住:你难,别人也难,坚持到较后就是胜利。
造价工程师考试确实难,但只要方法对了,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过。我见过太多零基础宝妈、在职考生一年过4科,也见过不少人考了5年还在挣扎。区别就在于:你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,还是真的沉下心来把每个知识点吃透。
较后想说:备考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,你不知道洗干净没有,只能一遍遍地洗。等上了考场的那一刻,灯亮了,你会发现有的人忘了加洗衣粉,有的人用的是洗衣机,但只要你认真洗过了每一个地方,那件衣服一定是洁白如新的。
以官方较终公布为准。
- 详情请进入荆州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5623668780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40457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荆州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荆州一级造价师含金量高吗的全部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