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里,案例分析这门课堪称“拦路虎”——题量大、考点杂、综合性强,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卡在这科。其实案例分析不是“玄学”,而是有规律可循的:搞懂命题逻辑、掌握答题规范、避开常见陷阱,再加上针对性训练,就能把“难点”变成“得分点”。吉安优路教育结合历年真题规律和高分考生经验,总结出3个核心应试技巧+避坑指南,帮你高效备考、考场不慌。
优路教育推出的一级二级造价工程师课程,精心打造威望资料库,重点、考点、难度一网打尽,课上案例特训,课下全面资料补习,精准押题信息,90%以上经过率。课程模块分类明确:冲刺强化+信息操练+考前点题;更有五位名师齐聚优路只为助您经过考试(王玲、左红军、陈伟科、王双增、齐宝库),为你点对点分析课程重点,快速经过造价工程师的考试。
选择优路,让您的备考一路畅通
14年建工领域培训经验,我们只为您的成功献力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|
品牌实力 |
|
特色教学 |
|
专属服务 |
|
就业推荐 |
|
诚信经营
全国200+分校
14年教学经验
|
|
实力师资
专职研发教辅
智能题库练题
|
|
专属班主任
管家式服务
专职教研答疑
|
|
推荐就业
优路人才网
实时工作推荐
|
吉安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先搞懂:案例分析到底难在哪?
很多考生复习案例分析时,总觉得“书看懂了,题还是不会做”,或者“考试时明明会,写着写着就乱了”。这背后其实是3个痛点没解决:
一是考点太“碎”,抓不住重点。案例分析涉及造价构成、工程计价、施工技术、合同管理等多个模块,一道题可能同时考投资估算、方案比选、索赔计算,复习时像“大海捞针”。
二是答题不“规范”,得分点抓不住。造价案例评分严格,公式漏写、单位错写、计算过程不清晰,都会扣分。很多人觉得“结果对就行”,却不知道过程分可能比结果分还多。
三是时间“不够用”,会做的题答不完。6道大题,3小时考试时间,平均每道题只有30分钟,既要审题、列式、计算,还要写文字说明,节奏稍乱就容易超时。
说白了,案例分析考的不是“会不会”,而是“熟不熟”——熟考点、熟规范、熟节奏。下面这3个技巧,就是帮你把“不熟”变“熟练”。
技巧一:用“模块化思维”拆解真题,把考点“拎”出来
案例分析虽然综合性强,但命题有固定“套路”。历年真题里,6道大题的模块分布其实很稳定(参考近5年真题):
题1: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(建设投资构成、预备费、建设期利息、盈亏平衡分析等)
题2:方案比选与优化(价值工程、寿命周期成本、经济比选指标等)
题3:工程量清单计价(分部分项工程费、措施项目费、其他项目费计算,综合单价分析)
题4:工程合同价款结算(预付款、进度款、结算款计算,偏差分析)
题5:工程索赔(索赔事件判断、工期/费用索赔计算)
题6:计量与计价(识图算量、定额应用,近年常考土建/安装实务结合)
具体操作步骤:
1. 按模块分类真题:把近5年真题按上面6个模块分开,比如“投资估算类”“索赔类”各整理成一个文档。
2. 总结“高频考点+公式”:以“投资估算”模块为例,高频考点有:
建设投资=工程费用+工程建设其他费用+预备费(基本预备费+涨价预备费)
基本预备费=(工程费用+工程建设其他费用)×基本预备费率
涨价预备费=∑(各年工程费用×[(1+f)^m(1+f)^0.5(1+f)^(t-1)-1])(注意m是建设前期年限,t是年份)
把这些公式和考点用表格列出来,标注“易错点”(比如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是“工程费用”,不是“建设投资”)。
3. 用“母题”练透一类题:每个模块找1-2道典型真题当“母题”,反复做3遍:头等遍按答案做,搞懂每一步逻辑;第二遍独立做,对比答案找漏点;第三遍限时做,训练速度。
举个例子:2022年真题头等题考“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”,其中涉及“进口设备购置费”计算。很多人会漏算“外贸手续费”或“消费税”,但如果你提前总结过“进口设备购置费=抵岸价=货价+国外运费+国外运输保险费+银行财务费+外贸手续费+进口关税+增值税+消费税”,并标注“银行财务费基数是货价(人民币),外贸手续费基数是到岸价(CIF)”,考试时就能直接套用,避免漏项。
技巧二:按“阅卷标准”训练答题,让每一分都不浪费
案例分析是“按步骤给分”的,阅卷老师每天看几百份试卷,只会找“得分点”——公式对不对?数据代对了没?单位写了吗?文字说明有没有关键词?
3个答题规范要牢记:
1. 公式必须“写全”,不能只写结果
比如计算“基本预备费”,正确写法是:
“基本预备费=(工程费用+工程建设其他费用)×基本预备费率=(2000+500)×5%=125万元”
如果只写“125万元”,即使结果对,也可能扣一半分(公式分占比高)。
2. 计算过程“分层写”,别堆在一起
复杂计算(比如索赔费用)要分步骤:
“索赔费用计算:
人工窝工费:30工日×50元/工日=1500元(注:窝工费按人工单价的60%计算,题目已知人工单价80元/工日,50元为调整后单价)
机械闲置费:1台×200元/台班×2天=400元(注:机械闲置按折旧费计算)
索赔总费用=1500+400=1900元”
这样分层写,即使某一步算错,前面的步骤分也能拿到。
3. 文字说明“抓关键词”,别写废话
案例分析里有些题需要文字回答(比如“判断该索赔事件是否成立,说明理由”),这时要直接答“成立/不成立”,理由抓关键词:
“索赔成立。理由:事件由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延误导致(责任方),属于非承包方原因(责任归属),且造成施工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(损失),符合索赔条件(依据)。”
别写“因为建设单位没给图,所以我们干不了活,所以要索赔”,这种口语化表述抓不住得分点。
小提醒:平时练习时,拿真题答案当“范本”,模仿它的答题格式——公式怎么写、步骤怎么分、文字怎么表述,练多了就能形成“阅卷老师喜欢的答题习惯”。
技巧三:3步搞定“时间管理”,考试不再慌慌张张
案例分析3小时6道题,平均每道题30分钟,但实际中前两道题(投资估算、方案比选)计算量大,可能要35分钟;较后一道题(计量与计价)如果考识图算量,也可能超时。所以“时间分配”是考场拿分的关键。
我的时间管理法(亲测有效):
1. 平时训练“掐表做题”,定好“每个模块的时间上限”
比如:
投资估算/财务评价:35分钟(较多不超过40分钟)
方案比选:30分钟
工程量清单计价:25分钟(计算相对简单)
合同结算:30分钟
索赔:25分钟(文字说明为主,计算少)
计量与计价:35分钟(算量花时间多)
平时做整套真题时,用手机计时,到点就停笔,强迫自己适应节奏。
2. 考试时“先易后难”,别死磕难题
发卷后先花3分钟扫一遍6道题,标记出“一看就会”的题(比如索赔题,文字判断多,计算少),先做这些题“热身”,拿到保底分。遇到卡壳的题(比如算量题某部分看不懂图),别纠结,先跳过,在试卷上做个记号,等所有题做完再回头攻克——每年都有考生因为死磕一道难题,导致后面3道简单题没时间做,太亏了!
3. 留5分钟“检查关键数据”,避免“低级错误”
较后剩5分钟时,别再做新题,重点检查:
公式中的“数据代对了没”(比如把“1000万”代成“100万”)
单位是否统一(比如“元”和“万元”,“m³”和“m²”)
结果是否“四舍五入”到题目要求的位数(比如题目要求“保留两位小数”,别写成整数)
这些“低级错误”是较可惜的,检查一遍能多拿5-10分。
避坑指南:这些“小毛病”正在偷走你的分数
除了上面的技巧,还有几个“高频丢分点”要特别注意,都是我当年备考和后来带学员时总结的“血泪教训”:
公式记混:比如把“涨价预备费”和“建设期利息”的计算基数搞反(涨价预备费基数是“工程费用”,建设期利息基数是“年初借款本息累计+本年借款额/2”)。
审题不清:没看到题目里的“隐含条件”,比如“该项目为生产性项目,增值税可抵扣”“管理费按人工+机械费的10%计取”,漏看一个条件,整道题可能白算。
计算粗心:草稿纸写得太乱,数字抄错(比如把“369”抄成“396”);或者用计算器时按错键(建议重要计算算两遍)。
过度“脑补”:案例分析要“按题答题”,题目没说的别自己加条件。比如索赔题里,题目没提“管理费和利润”,就别自己加上,否则多算反而扣分。
较后想说:案例分析不是“死记硬背”,是“熟能生巧”
很多考生觉得案例分析难,是因为练得太少——光看书不做题,等于“纸上谈兵”;做了题不总结,等于“重复劳动”。其实只要把近5年真题按模块拆透,每个模块练10道题,再用答题规范和时间管理技巧“打磨”,你会发现:案例分析的考点翻来覆去就那些,出题逻辑也很固定,根本没那么可怕。
记住: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是“经过性考试”,不是“选拔性考试”,你不需要考满分,只需要掌握“核心考点+应试技巧”,把会的题都拿到分,就一定能过。
- 详情请进入吉安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www.5zix.com/news/140854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吉安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吉安工程造价培训班多少钱的全部内容。

















